今天寒假再次拿起吴正宪老师的著作《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每次读都受益匪浅,醍醐灌顶。
这本书主要从“教材、学生、教学方式”这三个方面,结合精彩、典型的片段式案例,对方法与观点进行了说明,对问题进行了分类回答。
在第一篇章《如何把握教材》中,口诀能不能改变一下学习顺序对我触动很多。因为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般都会采用第一位老师的讲授方式,去遵循教材的编写顺序“创设情境,引出连加算式,填写连加结果,最后将乘法口诀填写完整”。这种教学方式中规中矩,说不上出彩但也不会犯什么大错。但当你讲授时间越来越长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方式它没有新意,缺乏生气。因为有时候在教学前,个别学生已经提前学会了背诵乘法口诀,如果再按部就班,就忽略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而第二位老师的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我就比较喜欢,她先让孩子们背一背,再提问口诀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画一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当看到孩子们稚嫩的图画时,我大受震撼。以前我们学校也会推出同课异构这样的赛课形式。同一个课题,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的是每位老师都绞尽脑汁来筹备自己的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具准备等等,虽然过程很累,但是收获良多。
在第二篇章《如何了解学生》中,如何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都知道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生活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也不同。难免出现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也不相同。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吴老师给了这四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了解差异。把关注结论转变为关注过程,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二种方法呈现差异。让学生通过交流、绘制、书写、拼摆等方式,最大程度的将个体差异外显化;第三种方法利用差异。老师通过组织作品对比、分析、交流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画数算等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种方法是评价差异。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要求所有学生用同样的学习方式,达到同样的学习结果,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育就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发展他们的个性,树立他们的自信,形成他们立足社会的能力。
在第三篇章《如何选择教学方式》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给我指明了方向。我们在以前的教学中一般都是重形式轻实效,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首先要优化小组的构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然后要分工明确,比如发言员、记录员、技术员。第二点完善小组活动模式,比如包括答案界定,陈述理由,整理方法,展示准备。语言体系的多样性也不容忽视,比如互动时可以用我有表扬、质疑、建议、补充、拓展、发现、变化等比如评价时可以用合作特别好、发言有条理、声音很洪亮、问题研究很深入。最后老师也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给予表扬、反复说明、干预指导、制止点拨。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评价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在实践中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才会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因为人就是在不断否定自我中实现超越,进而获得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