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中24期王志茹分享第195天20210409。约练共计81次,来20,观24,咨17次,box约练20次。
昨天因为和孩子发生了冲突,知道是自己的问题但感觉还是不能很好的安顿好自己,就约了老朋友约练,请她做我的咨询师。因为相熟,咨询省去了很多澄清,非常干脆利落,让我卸下了情绪,又能量满满开始了新的一天,咨询效果真的非常好。真希望自己以后也可以像她一样咨询做的这么好,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数,当然也要学习人家的付出和努力。约练收获:
1.该快时快,该慢时慢,一切围绕着咨询目标走。因为相熟,一开始单刀直入的选择性问句,迅速把我拉过来,让我看到情绪的来源在哪里。但是在后来的咨询过程中,又有关乎细节的具体化问句,细化到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说,说什么,在脱口而出的细节里我发现自己其实还是把表扬孩子和学业联系在一起,我以为我放下了,但是其实还是没有放下。
2.角色转换,引发思考。在咨询中有数次让我转换成孩子的角色,说出孩子的感受,我发现我原来以为自己是理解孩子的,但是其实还是很想要满足自己的期待,希望付出可以得到我预期的回报,原来爱里还是掺杂着条件。感觉昨天的自己就像一个向孩子要糖的人,得不到就会不爽,相反,孩子反而有很多的包容,因为孩子的爱没有条件,什么都不掺杂。
3.想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先要看到这个模式。非常感谢这个问句“假如你是一个放下焦虑可以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妈妈,孩子会怎么回应你”,在我的回答里,让我看到我是其实还是那么看重学习,这是十几年的思维模式,以为自己改了,其实还是在那里执拗的存在着,时不时冒出来刺激自己,感谢咨询师让我今天的看到。
4.不要孩子有了一点变化就期待更大更多的变化,成长是个慢过程,除了学会陪。还要学会等。
5.给到孩子更多的赞扬和鼓励,有价值感和成就感才会有动力。刘老师说,要学着好奇孩子学习以外的事情,我想要多给予孩子学习以为的表扬和鼓励。事实是,今天晚上看电影回来的路上,我又没有做到,知易行难。
6.边界清晰,家庭成员角色定位清晰。
7.学会更多的用软化的语言表达
8.当我们执著于某一件事情时,这个事情一定会带来我们想要的东西。
荣格说:“当潜意识还没进入到你的意识,那就是你的命运。”那么当我们可以意识到我们的潜意识的时候,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感恩遇见,感恩在我有所困惑的时候总是可以碰到帮助我的人。
治疗拖延症打卡第11天:今天拖延症有死灰复燃之势,好几件列的事情没有做,总想着放松休息,接纳自己有时候就是做不到吧。做的好的事情是中午做了油焖笋,有想拖的明天去做的想法,还是制止了,味道很满足,晚上想看电影,说看就立即订票,没有拖到明天,《我的姐姐》拍的不错,流了很多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