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1、父母往往只关注孩子的短处、缺点和问题行为。并试图通过批评来进行纠正。
2、孩子的短处和缺点就像是黑暗。黑暗无法移走,也不能消除。如果投以光明,黑暗就会消失。不要看短处,要看长处。或者把看似短处的地方当做长处来看待。
3、在看孩子行为好的一面时,可以尽量不去关注其行为的不当之处。这样,黑暗就会渐渐消失了。
想到:父母常常对孩子百般挑剔,总是看到孩子的不足或缺点。也最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用自己孩子的不足去比别人的优势,结果越比越生气。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家长却视而不见,这样如何去给孩子能建立自信?家长随时给孩子贴标签,比如懒惰、内向不爱说话、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慌张等等,这样孩子就慢慢变成了父母口中描述的样子。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强化孩子做对的地方,塑造孩子的正确行为,孩子才能越变越好。
第六节:孩子是否认为自己有价值?
1、通过逃避评价而装作能做到的行为,对本人没有一点好处。如果不会,就要从不会这一现实开始努力。
2、如果孩子不学习,那么在学习之外的其它方面也会想要逃避自己应该面对的课题。要想树立自己有能力解决课题的自信,必须形成自我价值认同感,也就是要认为自己有价值。
3、逃避课题或者中途放弃的孩子往往都不喜欢自己,没有自信。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学习,但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认同感、树立自信。如果孩子能够拥有自信,即使父母不做什么,孩子也会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但我们很少能够看到父母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认同感,让孩子学会愉快的接纳自我。
想到:我们常常因为虚荣心,或怕被人看贬,而不懂装懂。或者怕结果不好,而自己就不去做,就逃避。其实这就是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我们应该勇敢面对,遇到不会的,就去努力学习。
孩子的自我价值都是父母在教育中慢慢的培养起来的,可我们很多父母都是在批评指责训斥孩子,孩子在父母的语言中感受不到自我价值,感受到的是自己干什么都不行,都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缺乏自我价值认同感,做事就没有了内在动力,缺乏自信,孩子也就无法喜欢自己。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个家长去反思。
下一步做法:在生活中,多看到家人的闪光点,把存在的不足也要看成长处。也要从正面去解读,想必也慢慢会变成我们期待的样子。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不在老公面前说别人怎么怎么好,而说我相信你,通过你的努力,一定会做得更好。我感谢你为家付出的一切。
在和家人的互动交流中,塑造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在单位和同时交流也一样,多给他们肯定,多看到他们的付出。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感谢。让他们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是能给予别人帮助的,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样他们的自我价值就会慢慢建立起来,做事才会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