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君子应处木雁之间,当有龙蛇之变。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做人处事必须判断情况,找准时机。
有一天庄子的学生向他请教,走到社会去追求功名利禄,在社会上立足跟别人沟通交沟的时候,应该都注意什么,采取什么姿态,有没有总的原则。庄子说有,但是我现在给你讲你印象不深,于是庄子就带着他的学生来到山里。
在进山的半山腰遇到了一群伐木工人,庄子对他的学生说,你们仔细看看,这些伐木工人砍的树有什么特点,他的学生总结了说,这些树木能做房梁,能做柃子,船子,能做家具,都是成材的好树。庄子又说,那你们注意,路边有一棵大树,那么粗大,为什么就没有人砍伐。
庄子的学生发现确实是在路边有一棵老树,又粗又大,有一学生上去问伐木工人,师傅,为什么所有的树您都砍伐了,就这棵树您不砍。伐木工人说,你们不认识树,我给你们说:“这棵树是一臭春树,味道臭、形状歪七扭八,而且纹理不规整,它根本不成材,所以我不砍。
学生回来就对庄子说:“老师成材的树都被砍了,不成材的树木没有人砍,所以枝繁叶茂”。庄子说这件事在社会上和江湖上都存在,成材的都被砍了,不成材的就得以善终。能干的人都被累死了,不能干的人就安全混到最后。学生说:“老师那我们知道了,按着这个思路我们确实应该手敛锋芒,不能展示自己太能干,防止自己被累死,像成材的树木一样被人砍了”。
庄子又说你只了解到人生的一半,接着往山上走。路过山头开始往山下走,路过一农舍,农舍养了好多大鹅,古代的鹅和雁还没有完全分开,所以有的是鹅,有的是雁,那大雁驯化了就是鹅。主人一看庄子来了就很高兴,就说:夫子不要走了,今天我请你吃炖大鹅。说完主人拿着刀就去鹅舍追赶鹅杀,庄子带着学生在旁边看。就发现主人追着鹅四处跑,偏偏就一只大鹅站在门口,即不跑也不躲,神态安详,而且主人也不抓它。庄子就让他的学生问问主人为什么不抓这只鹅来杀。
于是一学生就问,主人为什么你追着别的鹅杀,而不抓这只鹅来杀。主人说你不知道:这些雁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就这只雁叫得非常好听,有高山流水之音,而这只鹅的叫声像音乐一样美,所以没有什么才艺的鹅我就把它炖了吃肉,有才艺的我当然舍不得杀它。
庄子听了就问他的学生:你们得到什么结论,他的学生说,我们还得增长才干,做有才艺的鹅。庄子又问刚才的是什么结论,学生说刚才的是成材的倒霉,不成材的留下了。所以学生又问庄子,我们到底是该成材还是不成材呢?
才与不才之间的辩证是什么呢?庄子说:一个君子应该有龙蛇之变,该变龙的时候你就变龙,在天上飞腾万里,喷云吐雾,普降甘霖展示才华,如果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呢,天地大旱,炎热酷暑,这时候你就落到地上变成一条蛇,在变成蛇的时候,你就在草莽之间,跟那些蚯蚓蚂蚁为伍,住泥泞的巢穴,吃肮脏的食物,这个时候你不能因为你曾经是龙就懊恼就灰心,当你是龙的时候也不要因为曾经是蛇就自卑,你不必这样,你是龙的时候你就做龙该做的事,变成蛇的时候你就老实本份的做蛇的该做的事。即能做龙就上天飞,也能做蛇,就在泥里钻,这就是龙蛇之变。
所以君子应该有龙蛇之变,处于木雁之间为好。庄子认为,君子应处于木雁之间,即使你很有才,也要懂得隐藏。龙蛇之变一词,主要是讲做事必须判断形势,讲究时机。易经乾卦告诉我们,潜龙勿用,飞龙在天,亢龙有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