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七十四(0112)
今天继续谈如何有序组织主题教学的实施。
2.文本想要说什么
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前者的解读从根本上说,要超越任何解释,用意向、幻想、想象创造出更多的可能,而后者用因果关系获得理解。因此,仅仅读出文本本意还不够,还要弄清作者最初想要说什么。在看、想、读的感性收获背后,一定有更本质、更客观的东西,等待教师去挖掘。也就是说,作者之所以这样表达,背后一定有一些相关的条件,一篇文章之所以这样描写,一定有相关的背景。
教育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否则教师的教育工作就会做不对、做不好、做不了。因此,教师不能忘却儿童本位,应运用主题,借助课文,让学生们得到成长与发展。教师不仅要知道儿童在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是儿童自己的阅读,更要知道也是儿童带领着教师参与到他自身的语文学习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教材的含义就在教参的规定中。至今,窦校长仍虔诚地相信,这些规定是经过反复斟酌而谨慎地呈现在教师面前的。教师必须尊重这份劳动。但同时,在此基础上追求“有见解地解读”,应该是语文课堂寻找师生自我的开始。
好的语文教学,要基于前人阅读经验,结合现代阅读方法,依据孩子现状及当下生活,走进文本内核,深入体验文字表现的儿童状态,进而走出固守教参“一叶障目”的局限。也就是说,解读教材,好比观察一片叶子,不仅要知道这片叶子的肌理,还要看这片叶子是长在哪棵树上的,而这棵树又是生活在哪一种土壤里……总之,无论是悲伤和快乐,走向宽度与深度阅读,就能积淀出底气与内力,生发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教师必须关注作者的个人生平、写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等。这就好比我们平常看到一篇喜爱的文章后,会不自觉地查阅作者简历和文章的背景资料一样。比如,教师解读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首先应当了解诗人的生平,获得大概的认识——“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21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后被诬落职,先后在上饶(就是写《村居》的地方)、铅山两地闲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一生抱负未得伸展,终因忧愤而卒。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此外,教师还要了解《清平乐》和《西江月》词牌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以及诗人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辛弃疾的爱国思想,以及作为豪放派词人之一的艺术成就、产生的巨大影响等。通过阅读归纳,教师应大致对辛弃疾形成这样一个定位,并概括地呈现给学生,作为教学的起点及补充材料:辛弃疾是两宋存词最多的诗人。他的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爱国之情;此外,他也有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气息的作品;他的词作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沉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有了更多的关于词本身、作者本身的了解,我们在解读这两首词的时候就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为走进课堂并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了重要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