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篇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11.2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孔子说:“先学习了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做了官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让我来选用人才,那么我赞成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孔子说:“跟随我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困厄的弟子们,都不在我身边了。”
这章讲的其实是选人、用人的一个原则,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叫用人唯实。
也就是用人要看实际的本事、德行,而不是看他的头衔、光环。
孔子这里说的先进于礼乐的野人,就是有实际本事、德行的人。
这些是最早一批跟着孔子学习的人,出身平民阶层,所以叫野人,但是跟着孔子学了礼乐,德行、本事都可以了,能堪用。
而后进于礼乐的君子,就是贵族阶层子弟,是自带光环出场的人,跟着孔子可能是为了长点真本事,也可能是为了“镀金”,所以这些人里,有的可能有真本事、真德行,也有的可能只是徒有个名头。
所以,对于这两类人,孔子说“吾从先进”,还是更愿意选先进于礼乐的野人。
这些“野人”有真本领、这德行,而后进于礼乐的君子却不一定。
后面一句,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跟着我绝粮于陈蔡的人,都不在我身边了。
跟着孔子绝粮于陈蔡的人是谁?大概有颜回、子路、子贡、子张、宰予,这些人。
这些人也都是先进于礼乐的那批“野人”,都不在了,所以孔子发出了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