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11-1
【原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白话】孔子说:“先学习了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做了官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士大夫的子弟。如果让我来选用人才,那么我赞成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思考之一】怎么理解先进、后进?
“先进”,指前辈、先辈。《论语稽》曰:“先进谓武王、周公之时,后进谓春秋之世。”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说:“先进如颜、闵、仲弓、子路,下章前三科诸人。后进如下章后一科,子游、子夏。这里的下章是指第三章的四科十哲,前三科德行、言语、政事为先进,文学科为后进。”“后进”,指后辈、后世之人。从“学而优则仕(先进),仕而优则学(后进)”的说法来看。孔子所说的“先进于礼乐”是指先学习礼乐再入仕做官,“后进于礼乐”则是指先得到官位后学习礼乐。孔子首创私塾,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平民也可以读书,学习礼乐明事理,孔子的弟子中就有很多出身贫贱者。
【思考之二】怎么理解野人、君子?
“野人”,即乡野之人,引申为朴野、朴素之人。先辈之人对于礼乐来说,礼乐之文与礼乐之质比较得宜,而且更大程度上比较质朴,具有淳朴之风。“君子”,指当时之贤士大夫。后世之人讲究礼乐越来越细密,文过于质,不够本真。而相比之下,前辈之人则显得太朴野,于是这些后进反而更像君子了。
朱熹《论语集注》说:“野人,谓郊外之民。君子,谓贤士大夫也”。野人,就是指朴实、憨厚之人,虽然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甚至看上去有点“土”,可是他们禀性淳朴、很厚道。所以,这里“野人”是指出身下层、家境普通或贫寒的平民。君子,指贤士大夫,这是在朝廷当中做官的,是属于有文化的人,是指不习礼乐就能身登官位的贵族世家子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处的“君子”并非孔子所说文质彬彬的“君子”。
程子曰:“先进于礼乐,文质得宜,今反谓之质朴而以为野人;后进之于礼乐,文过其质,今反谓之彬彬而以为君子。盖周末文胜,故时人之言如此,不自知其过于文也。”意思是前辈们也习礼乐,而且前辈的礼乐都非常的朴实,也有文采,文质得宜。“今”人们却越来越追求文采,重视外在表现形式,认为先辈的礼乐有点土气了、过时了,称为是山野之民的礼乐了。到了春秋时期孔子生活的年代,整个社会对于礼乐的追求,越来越讲究文采,“文过其质”,还自以为这才是君子。所以变成整个社会舆论导向,都导向于追求文采、追求华美,这是周朝末年,春秋时代的社会时尚。当时的人都是这样,都如此地说,把孔子认为的“史”说成是“君子”,这些人也就“不自知其过于文也”,过于文是一种过失,华美过度而实质少,真正朴实的内涵缺乏。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说,在二者之间比较,一种是礼节虽然简约一些,但是诚敬心十足,另外一种是礼节非常到位,但是心中没有诚敬,纯粹是做表面功夫,一定选择前面这种人。孔子要普及礼乐,是让山野之人、没文化的、没经过这些礼乐训练的人,都很容易能够学到,这就是先进之礼乐,朴实的礼乐,所以如用之,他说“吾从先进”。
【思考之三】对于现代人,有什么启发?
陈祥道曰:“从周从先进者,时之中。”杨树达曰:“此亦孔子择善而从之事。”云门隐者曰:“此章道中庸也。文质得宜,则美矣;然文质或有所偏,若此则孔子取先进之野人,宁质朴也。亦是圣人因时宜而救时也。”从这样的用人抉择可以看出,孔子希望能够扭转当时对于礼乐重于形式、忽略内涵的弊端,希望能够回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这样一种形式内容比较完备、内外调和的一个非常得宜的状态。
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有来说,我们应该时刻反省自己的修学方向,有没有更重视仁的实质呢?与朋友交往时,有没有做到“贤贤易色”呢?在亲子教育中,引导孩子是否过于重视学科成绩而忽视德行教育吗?在一个单位,选拔任用人才时是任用诚实肯干的,还是喜欢夸夸其谈、围着你转的呢?夫子首先强调的是内在的德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要德才兼备!
希望我们能够始终保持一颗至诚之心,“诚于中而形于外”,秉持夫子所遵循的“中庸之道”,做一个文质彬彬的谦德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