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认真学习了唐晓勇校长带来的这节《顺应时代变革学习》,深刻理解了在线教学不仅仅是应急时期的保障,更是未来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在线学习是时代的需求。
如何理解时代的需求?这是不确定的未来,迅猛变革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引发学习的新思维,每一个阶段都能赋予教育新内涵。从以前的单向变成互动,变成共创,共享,共赢。互联网和教育是辩证关系,我们要先改变思维,再谈教育,教育是核心,互联网技术服务教育。我们需要用户思维以学生为中心,需要整合思维即重组学习内容,需要开放思维即学习始终是开放的,需要迭代思维不断升级创新,需要连接思维学会联结一切,需要跨界思维即打破学习边界,需要顺势思维顺应时代发展变革教育,需要平台思维即开放共享共赢。
如何启动我在新学期的未来课程行动?互联网时代需要我重新理解学习内涵,需要重新界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专题知识,需要重新认识目标,包括双基目标、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我要清楚地知道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要帮助学生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除此之外,我还需要重新审视儿童观,包括年龄特点、时代特征、认知规律,重新认识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学习者。
我会认真了解数字化一代的九大学习特性,即:1.倾向于从多种数字渠道获取信息;2.倾向于并行处理或同时处理多个任务;3.倾向于处理文本信息之前先处理图像、声音、色彩和视频信息;4.倾向于同时与多人进行协作和沟通;5.阅读纸质文本或网页文本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6.倾向于适时学习;7.希望得到及时满足和及时奖励,但也伴随着延迟满足和延迟奖励;8.能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自如切换;9.偏爱既有用又有趣的学习。所以,我会结合学生的九大学习特性来设计课程内容,争取取得最佳效果。
我要重新理解学习,不仅要认识到链接即学习,互联网时代没有链接就没有学习,还要认识到学习就是联结,没有联结就没有学习,所以需要创设联结。让学生知道学习就是利用脑的无限能力来创设联结,把当前经验、过去知识、未来行为联系起来学习才有意义,知识只有在相互联系中才显出其意义。
我要重新思考教育,不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学生出生在与我不同的时代,要变革学习,混合学习,要对数字技术有认知即技术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会采用线上和线下共同进行,以达到不错的效果。除此之外,我还需要结合在线课程的模式特点即没有互动就没有学习来设计课程,让中学生在线学习取得良好的互动学习效果。我会通过微课或是直播课的方式来实施在线教学。我会针对数字时代的学习者设计课程内容,尊重儿童学习规律,看见项目化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与未来共进,聚焦学生的能力培养。
我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个人成长和团队协同成长,和团队一起战斗,因材施教,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即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养成理性思维、学会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好习惯。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乐学善学,勤于思考,有信息意识,还要让学生健康生活,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有健全人格,有自我管理能力。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有责任有担当,肩负社会责任,争取得到国家认可和国际理解,还要让学生实践创新,让他们具有劳动意识,有问题解决能力,还学会运用技术。总之,我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我在新学期的未来课程行动中取得最佳效果。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能改变。
最后,感谢唐校长的精彩分享,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