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第11周复盘20171117@张新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课堂内容梳理

知识:
理解矢量数据结构的概念(位置、属性)
理解拓扑的基本概念(拓扑的基本元素、三种空间关系、拓扑关系的地理意义)
掌握矢量数据结构编码(实体式、树状索引式)

教法:
对比法、画面法理解概念
画面法掌握编码的定义
流程步骤法掌握编码的做法

能力:
概念画面化
操作流程化

亮点及原因:

亮点:方法指导到位——概念画面化、操作流程化
原因:文字转化成画面,大脑容易识别;操作流程化,就像一个指引地图。

不足及原因

不足:突然觉察到——上课讲解的时候,目光只关注到几位同学
原因:没有意识到。这次觉察到了,以后要做到目光扫视全班同学

经验萃取

目光扫视全班

地理信息系统实践

课堂内容梳理

知识:
数据源打开失败的两个原因及相应的恢复步骤
河北省政区图的排版布局出图

能力:
地图优化

亮点及原因:

步骤详细,学生操作就流畅

不足及原因

操作要求不具体,导致学生没有目标可依。比如让学生自己发挥,优化图例,结果发现学生无从下手。后来的班级,给了图例模板,作为学生操作的最后画面。

经验萃取

每步操作,要有一个具体要求。

地貌学

课堂内容梳理

知识:
河床地貌

  • 影响河床纵剖面的因素
  • 河床微地貌
    • 平原地区:浅滩与深槽、沙波
    • 山区:石质浅滩与石质深槽、岩槛与壶穴
  • 河床的平面形态
    • 顺治微弯型
    • 弯曲型(自由曲流、深切曲流)

河漫滩

  • 河漫滩的形成与发展
  • 河漫滩的二元相结构
  • 河漫滩的三种类型

河流阶地

  • 定义
  • 成因

能力:

  • 能够根据挟沙力、含沙量的原理推导过程
    • 影响河床纵剖面的因素
    • 逆行沙波的成因
    • 河漫滩的形成与发展
    • 河流阶地的成因
  • 根据横向环流的原理解释成因
    • 河床的微地貌
    • 河床的平面形态
  • 根据地貌学的定义,理解河流阶地定义的关键词

亮点及原因

通过图形、图片,让学生记住画面;通过原理,让学生掌握分析的方法
原因:画面感,原理分析,符合大脑的记忆原理、分析思考原理

不足及原因

找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没听课导致不会,怎么办?
课堂上的内心想法:给他指导一遍,浪费其他同学的时间。
现在想法:先要确定他不会的原因。没听课or没听懂?

经验萃取

画面、原理的掌握,四两拨千斤
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先确定是什么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