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第348/ 365天
今日阅读《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作者:金韵蓉
用温暖与无条件的爱真心与孩子对话。
一、温暖与无条件的爱。
每一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家长往往不会表达自己的爱,也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样的爱。所以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努力找出孩子能接受和愿意接受的爱的信号。
1、令孩子窒息的爱:
有时候我们的爱让孩子受不了,让他们感到窒息。我们以爱之名行占有、要挟、霸道、恐吓之实。
2.给予孩子能接受到的爱。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我们既不能全盘按照书上所教导的方式,也不能自以为是的依照自己的想象和方法给予孩子所谓的爱和关怀。
我们要学会给予孩子适当的爱:
~爱是用对话了解孩子想要什么样的爱。
~爱是给予他一双能飞的翅膀,而不是帮他去飞。
~爱是积极的动力,而不是消极的阻碍。
~爱是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富足,缺一不可。
3.三种错误行为表达出我们不爱孩子,并夺走孩子对我们的信任。
~爱的回收是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孩子不能信任我们的强烈信号。
~严厉或刻薄的管教是摧毁孩子单纯信任的可怕作为。
~暴力沟通是压垮孩子单纯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真心的与孩子对话。
在亲子沟通中,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比他的父母更愿意贴近他的心,感受他的跳动,倾听他的情绪;这个世界上也没有谁能比父母更爱他,愿意和他一起欢笑,一起忧伤,一起经历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1.家长的沟通的意愿既来自自我要求和付出努力,也源于尊重。
家长要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愿意花力气去感受、理解、聆听孩子。家长需要努力做到:1)在回应脱口而出之前,先深呼吸三次。2)时常反问自己: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希望妈妈或爸爸怎么回应我。3)设定一段不被打扰的亲子对谈时间。
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是不以大欺小,出口恶言,尊重孩子的意见和作为独立人格的思考和感受,而不是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同时尊重也是家长对孩子表现出教养和礼貌的示范。
2.努力成为孩子愿意说话和可以依靠的人。
~觉察孩子有话要说的信号。
~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不管这个情绪是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真正关注孩子说话的内容。
~控制情绪表示支持。
3.语言是有情绪的。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比语言来得更为直接,因为它不能被粉饰,释放出来的能量也最强。所以家长一定要留意自己说话时有意无意间释放出足以让孩子害怕或自卑的情绪。因为孩子可以灵敏地捕捉到我们语言中的情绪,并把它储藏在潜意识里。日后一经触动就会喷涌而出或者默默左右孩子的思想、行为、性格和选择。
4.与孩子对等沟通。
1)教会孩子礼貌表达不同意见。
在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合理和成熟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说话内容时,家长要用智慧、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通过提问题:
~让孩子理解做事的原因,
~学会分辨事情的轻重缓急
~将心比心同理别人的情绪,
~练习礼貌表达不同意见。
2)帮助孩子练习自信说话。
通过“请说服我”的游戏帮助孩子练习自信的说话,而不是大喊大叫。家长要敢于承认“权威并不是永远正确的”。
3)在亲子冲突爆发前,先撤离冲突现场。
面对孩子激烈反驳,当家长感觉情绪将要失控时,学会先暂停,迅速撤离现场,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现在非常生气,感觉会说出并非我本意的话,所以我要离开这个房间,让自己安静下来,这样才能公平的听见你的想法。”等风暴过后,我们要主动的向孩子递出橄榄枝,告诉孩子,我们一直都很愿意倾听他的想法,想要重新谈一次。
通过我们给予孩子温暖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对他的尊重、接纳、理解和支持。通过展现沟通的意愿和努力,让孩子愿意与我们谈话并愿意听听我们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成为孩子愿意亲近的人,并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