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李娟这个名字很普通,但只要加上特定的前缀,诸如籍贯四川、新彊阿勒泰、散文女作家、诗人,就立刻变得闪亮起来。
是的,李娟的散文广受欢迎,都很耐看,反正是经得起各路读者花样翻新的探究。
1979年,李娟出生于新疆奎屯建设兵团,19岁开始写作,
《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二三》 《遥远的向日葵地 》等等,如果没有时间逐一去读,那就专门去读一读她的《冬牧场》吧。
冬天去读,应季体味寒冷和暖意,夏天去读,别有份消暑的滋味,总之,一年四季,怎么读它都有理由。而我,是在最冷过后的日子里,断断续续,再次完读了《冬牧场》。
刚过完立春,雪正消融,犹如彻骨的寒冷隐身于远方的雪山顶。
尽管李娟写出了不少书,但她说如果选一本“代表作”,非《冬牧场》莫属,一点不掩饰对这本书的偏爱。
与她之前的作品相比,再读《冬牧场》,能感受到她的渐趋从容,收放自如。李娟自己也说 “似乎我的所有写作都在寻求出口,到了《冬牧场》才顺利地走出。”
在我看,《冬牧场》较完整地表现了李娟的文字世界,写作态度以及人文情怀。
二十多万字的《冬牧场》发表后就获得广泛好评,也因此拿下“人民文学奖”和 “茅盾文学新人奖”。
人民文学奖的颁奖词这样写:正是这种富有价值的兼具深情与克制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描写,使李娟的文学疆域迅速超过具体的地理界线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获得延伸性的力量。
李娟较早的文字随性自由,写的都是她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冬牧场》例外,这本书的起因是参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写作计划。李娟获赞助要求去牧区体验生活。
第一次写约稿文,对李娟来说,是挑战也是考验。
不容易的是她做到了,把非虚构文学强调的纪实性和散文优美动人的表达几近完美契合在一起。
《冬牧场》写了什么
如实记录了李娟在2010年的冬天,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家庭,深入到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的沙漠里,度过了一段将近四个月的荒漠生活,
我想说的这不是什么极限挑战生存的探险,是新彊游牧民族冬季迁徙生活的真实写照。
38篇文章内容都是围绕那个冬天,她随居麻一家开始长达几个月、零距离、全景式,所看所听所学遇到的一切事物,事无巨细在书中得以淋漓尽致的讲述。
李娟的文字真诚、幽默、诚恳,不乏精准的用词和极具表现力的描写。《冬牧场》一贯保持着她的特有文风。让你读之会笑。
如开篇第一章:
这个冬天,我终于要像模像样地做一件作家才做的事——我要跟着迁徙的羊群进入乌伦古河南面广阔的荒野深处,观察并记录牧民最悄寂深暗的冬季生活。
一个汉族姑娘要进冬窝子的消息不径而走。其实这样的事放在当地也是稀罕的。彼此刻语言不通、生活习俗种种不同,作为一个汉族姑娘,牧民们接受也是有顾虑的,所以开始没人乐意带她转场。怕她吃不了那苦或者有什么意外。
亲爱的扎克拜妈妈家,我曾和他们一家生活过一个夏天。照说,继续跟着他们生活再好不过。可自从那年在扎克拜妈妈家住了几个月后,牧民间四处传言我是她儿子斯马胡力的“汉族对象”,令我很生气。斯马胡力的老婆沙拉特更生气。一段时间里,她一见到我就把脸垮得长长的,一直垮到地上。
没有谁不喜欢这字里行间的幽默和坦诚,这就是李娟的写作态度。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年居麻欠了我家好多钱,他家又太穷,看情形是还不起了,也就不指望了。不如到他家住几个月,把欠的钱全吃回来——这是我妈的主意。
生活种种艰难,其实挺苦的,但读到这些文字却能让你不禁想笑,这就是李娟的本事。
作为笔墨不俗的李娟,被评当代汉语写作中美感和冲击力的存在,当然有刷新你感观的文字片段。
忍不住又摘两段:
天空永远严丝合缝地扣在大地上,深蓝,单调,一成不变。黄昏斜阳横扫,草地异常放光。那时最美的草是一种纤细的白草,一根一根笔直地立在暮色中,通体明亮。它们的黑暗全给了它们的阴影。它们的阴影长长地拖住东方,像鱼汛时节的鱼群一样整齐有序地行进在大地上,力量深沉。
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
文字以外的
其实这些文字只是点缀,更多的是这本书能逼真地带着你,进入冬牧场牧民们的原生态的生活。
神秘的面纱被揭开,李娟接受的挑战首先是生存上的,在一个贫瘠、原始且恶劣的荒漠地带。
基本与世隔绝,什么手机、电脑、电视、娱乐资讯,所有我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常态,统统没有。
住处是“地窝子”,冬天的房子,挖一个一两米深的坑,坑上搭几根木头铺上干草束,算作顶子,再修一条倾斜的通道通向坑里,装扇简陋的木门就大功告成了。摩肩促膝,实在没什么私密性可言。
而且,牧民们平均每四天就要搬一次家,居麻家算好的,也要12天搬一次家。
沙漠里,雪是唯一的水源,如果没有雪,人畜都活不下去。采雪背雪是主要的活,我们能看到李娟要扛着三十多斤的雪包步履蹒跚。
关于喝的水,书中有一章写道 “ 可实际上呢……沙漠里的水…… 味道是不坏,甚至还非常“甘冽”,但其透明度…… 水的颜色黄红可疑,若在以前这样的水我看一眼都会吓晕 ”
把采来的雪,放锅里化开后混浊不堪,锅里有一寸多厚的沙子,不忍细数的羊粪蛋,甚至还会出现马粪团这样的庞然大物。
她要积极融入到这个家庭,体现自己的劳动能力,尽快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不是旁观。帮他们牵骆驼赶牛,找雪背雪,绣花毡子,三个小时不停地绣,累得手指都不能弯曲……
当你读完,看到作者要如此体验,估计很多人包括我,都要打退堂鼓了,不会羡慕她能够有这样的机会。
那一刻,我特别佩服这个只有八十来斤汉族姑娘的耐性和勇气。
《冬牧场》写的是漫长的冬天,光一个冷,彻骨寒冷我就已经受不了。
新疆之冷,阿勒泰首当其冲,可达零下四十多度;新疆之大,我这个生活在伊犁河谷的,冬季最冷偶尔两三天逼近零下20℃,都要惊呼,太冷了!记得最冷的那天,从家里出来立马感受到天寒地冻,仿佛一切都要凝固住,车门怎么也打不开,索性放弃驾驶。
走在街上是冷,但只要一进屋子或上班的地方,温暖迎面而来,门里门外冰火两重天。
可《冬牧场》里,牧民们却要在比这更冷一倍的荒漠野外放牛羊,每天最少要八个小时。
李娟的另一个挑战
我想除了这原始艰苦的生活以外,李娟的另一个挑战,应该是她“作家”的身份,一个外来的不同民族的闯入者。在那里她成了“少数民族”,要克服语言交流所带来的误会和障碍。
以至于几个月后,她几乎丧失流畅的汉言表达。
李娟也承认,“与牧人天堑般的距离,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经历了,完全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熄灭自我,全身心探索他人的情感和希望。”
看到李娟这样,会对照自己,我也是出生于新疆,但是,我们与少数民族哈萨克族之间,更多是旁观者,与他们友好相处,却从来没有真正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
但李娟,她这样的写作态度,没有上帝视角,优越感或者怜悯心,甚至以“自我” 为中心的那部分都很弱,所以用了“熄灭自我”,那四个月,她是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最终赢得了居麻一家的接纳和尊重。
所以,书中有很奇怪的人称改变,刚开始的章节是讲 “我” 看到的听到的,到了后面就变成频繁的第三人称“ 李娟 ”怎么怎么的了。
“昨天的李娟仅仅只是牵牵骆驼,好端端地坐在马背上…… 今天便增加了新任务:赶骆驼。”
李娟和三毛,有人常常相提并论,虽然都是写沙漠里的日常,文风有趣活泼,但两人的气质和文章的内涵根本不同,三毛是很感性、自我和浪漫的,长发飘飘波西尼亚大长裙,带着她的爱情;而李娟呢,不修边幅、胡乱短发,更中性或者像大孩子,笨拙的可爱,甚至写自己蓬头垢面、喳喳呼呼地追赶鸭子,自毁形象,一点不藏拙,她的“自我”意识是隐着的,更容易顾及到他者。
所以常常会被她真诚的文字打动。
人文的关怀
读完《冬牧场》,虽然会为哈萨克族的乐天艰韧所感动,但也叹谓,深知这样的生活肯定需改进。
他们是世界上最不怕吃苦和勤劳的人群,天天早出晚归,睁眼就干活,可收获和补给那么少,冬季的牛羊只能在广大的荒漠上觅食草根,明显就不够。不是人不努力,实在是生存环境之差。
李娟在书中写 “ 传说中最好的牧场是这样的:那里“奶水像河一样流淌,云雀在绵羊身上筑巢孵卵”——充分的和平与丰饶。而现实中更多的却是荒凉和贫瘠,寂寞和无助。
现实中,大家还是得年复一年地服从自然的意志,南北折返不已。 ”
以前,从来没有具体地考虑,生存环境、生态环保这些问题,自己说起新疆,也是流于形式,什么“地大物博 ” “大美新疆”,搞得好像旅游人的天堂。但,现实绝非让你乐观,荒漠化、淡水缺乏、耕地退化等等,都是现实的存在。
如果有绿洲,那也就有更大的戈壁滩、荒漠;如果有鲜花开遍山野的盛夏,那就有更长的难捱的冬季。
就像今年的这个五月,已经立夏节气,气温却不升,依然这么冷,还穿着冬天的棉衣。
“ 这个世界正在失去的一种古老而虔诚的、纯真的人间秩序…… ”仅仅是哈萨克民族的游牧生活吗?是,也不是,人类繁衍生存至今,一方面创建着文明,另一面也在毁灭着文明。
地球似乎已到了百孔千疮的老年期,越来越出现状况……
听考察新彊的地质水文的老师介绍,水资源匮乏正逐渐改变着生态,罗布泊干涸、玛纳斯湖消失。奎屯河被抽干,艾比湖残存半条命。农五师打过赛里木湖的主意,幸亏调水工程失败,否则今天的赛里木湖早成了死鱼眼。
大规模移民掠夺式开发水源,带来的是毁灭性的生态灾难。
人类的自我中心和优越感,源自于对自然的破坏和滥用,却不知早晚要自食其果这破坏后的失衡。
李娟在《冬牧场》里的文字又是客观的,她观察、了解、呈现,她不是解决这些问题,她也没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忠实记录,这些难得可贵的可能是最后一次,李娟说。她也没有答案,答案在读者这里。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我终于知道了牧民们为什么要不断的迁徙。
“ 其实游牧生产本身就是轮牧形式,不停地迁徙,令遭到破坏的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但是,如果牲畜过载,牧场不堪负荷,只好强行休牧,给草原一个喘息的机会。”
总之,《冬牧场》是无际的荒野和漫长的冬天中,用双手撑开的一小团温喛与安宁。
愿你我都能在自己的家园和土地上,用力地生活。
2023-5 风铃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