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古风
中华文明所构想的理想生活,普通人能吃上肉为重要标准。儒学中,弟子拜师的礼物,也不过是两束肉干,可见肉食的难得。正因为如此,肉食成为献给神灵的主要祭品。四时有典,百事来祭。过年,“谢天”,是祭祀中的经典,必有“猪肉”,与“天”有关,依据《礼》。礼之用,和为贵。和谐是目的,形式为“和”服务。心诚则灵,心到就和谐。
姓氏是老天爷的分支,游家庙的“祭祖”就是祭天。游氏祖宗的在天之灵,喜欢“科名”。“科名”,就与“猪肉”同样重要了。我祖文章有盛名,千年海内重嘉声。古“圭浦游”自求多福,自强不息,以“科名”名。传家诸子在,早晚继科名。新时代没有“科名”了,不过,如果可以在“台湾和平统一”中,新妈祖发挥作用,八股诵《四卷本》也可告慰在天之灵。
八股诵《四卷本》风华而朴实,腴厚而平淡,完美演绎妈祖故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衣食住行。几回看点笔,顷刻诵成篇。希望祖宗的在天之灵,可以听得见我的朗诵的声音。已闻诗文歌重润,更得清风诵多章。八股诵,从杏花春雨的紫霄大道走来,我是荔枝林边迷人的彩蝶;从苍苍茫茫的兴化平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雄鹰。八股诵,从美丽动人的木兰溪走来,我是春风中的一只燕子;从巍峨峻拔的壶公山走来,我是岁月顿开的一朵聪明花。
“祭祖”以后,2024年国庆节后,“新妈祖之祭”,小心翼翼试一试。“新妈祖之祭”,当然是新时代的,但也需要古风。莆田游氏有古风,过年习俗大多依着宋例,为着怀念宋代后埔游氏文化的辉煌。扫尘祭祖,备办年货,恭贴门联,新桃换符,祀年谢天,围炉夜话,爆竹除岁,更衣吃面,游春踏青,相互拜年,元宵吉庆……心意须诚,礼仪须周。
祭祀的细节之中见真情,又简单,又庄重。后埔游氏过年习俗,情真意切,古典味浓,细微处透着厚道、中庸的意味,用以表达对于老天爷的崇高敬意。这一切,当然都是文化。祭祀的祭品,美食是必须的,也要有书,比如八股诵《四卷本》等。游家庙的“祭祖”,《福建南游源流》是关键。“新妈祖之祭”,《秀屿大道》祭祀之书是重要的!
书,还可以有一些。书中自有黄金屋,可信度比较高。我全神贯注业余运作三十年的新妈祖,丰富多彩的书,可以发挥作用了。“新妈祖”用“系统论”,主打《八股诵》四卷,《妈祖传》,《新湄洲》,《天妃路》,《妈祖大学》,一卷八章,一章八篇,一篇八段。《八股诵》四卷的2024版,实实在在给稳妥修改,踏踏实实出版印刷好。
我做新妈祖,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心平气和,自求多福。书,我认真写,认真修改。我从30岁,至60岁,做新妈祖。从45岁,至60岁,也研究妈祖祭。hello妈祖扇,“哈螺”品牌的,新妈祖之祭之重点。祭,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相沿数千年。古人敬礼祖先,求其施福避祸,并供奉祭献。高烟升太一,明祀达乾坤。古代祭祀有祭天,祀地,祭祖,祭品一般都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礼之用,和为贵。和谐,是祭祀目的。祭品,要规范。新妈祖之祭,来源于祭天。古帝王称“天子”,对天地崇敬。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朝光欲动千门曙,丽日初照百花明。妈祖文化与祭天一样,表达“敬”。接近祭天的文化,是郑和下西洋的妈祖祭。郑和下西洋,扬国威于海内,立九州于四海,浩浩荡荡、壮怀激烈。hello妈祖扇, 新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