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为你好”——读《原生家庭》有感
在我们的认识中,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父母,他们对孩子的爱如山高如海深,父母付出的爱是最不计回报的。小时候,其实我们是很难体会到这一点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自己当了母亲和祖母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但是读完本月共读的《原生家庭》一书,有说不出的不适,因为这和我们所看到的家庭,我们所接触的父母有太多的不同。
正如此书中《关于此书》中所写,“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一边阅读,一边不停疑问:怎么会有这样的家庭?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不过读完此书,再细想也释然了,这本来就是心理治疗师写的疗伤之作,所选案例都是她的咨询者身上发生的,而这些咨询者的家庭本来就是有问题的家庭。平时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些比较正常的家庭,所以对于书中所写内容总感觉不适应。另外,本书所写的都是美国的有病家庭,国度不同,家庭传统观念不同,尤其是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教养方式也不同,所以从客观上也许我们国家这样的有病家庭、有毒父母可能会少一些。
尽管感觉有所不适,尽管有些内容很难接受,,但还是认认真真看完了全书,因为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妈妈和祖母,书中有些内容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的。
今天特别想聊聊“我是为你好”这个话题。
父爱母爱伟大不假,但是现在的很多家庭其实也出现了“我是为你好”的错位之爱,本书中把这样的父母称为“操控性父母”。
书中用了一个很通俗易懂的例子让我们明白怎样的父母才算是“操控性父母”。一位母亲控制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不让他走到街道上,我们不能说她是操控性家长,只能说她很谨慎。这种操控十分适时,也十分适度,完全是为了满足孩子对保护和指导的需求。如果这位母亲十年之后还在这样做,适度的控制就变成了过分的控制,因为那时孩子早就可以独立过马路了。
也许有些人会发笑,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呢? “过马路” 也许是作者故意选取的一个让人发笑的案例,但是类似于“过马路”这样的操控性父母现实生活中不是有太多太多吗?
每年一年级入学,有父母抱着孩子来到校门口,要不是我们阻止,他们一定还会抱着进入班级;昨天家长会结束,父母可以领着孩子一起回家,老师在整队送出校门,一爸爸硬是要把队伍中走的好好的女儿肩上的并不重的书包抢下来自己背……父母因为担心孩子受到伤害,会过度保护孩子,不让孩子独立尝试和探索。这会导致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上是害孩子,长此以往,孩子怎么会有独立能力?孩子怎么能够健康成长?
当然这仅仅是小儿科的“操控”,因为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但是对于长大了的孩子的操控,那种“我是为你好“的言论可能成为孩子压力和束缚的来源。
尤其是学业压力方面,父母可能会因为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而强迫孩子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科目或者参加各种补习班,这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巨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宋倩是一个典型的以“我是为你好”为由控制孩子生活的单亲妈妈。她不顾女儿英子的真实想法,强行干涉女儿的选择,最终导致母女关系紧张。《少年说》节目中的周孟琳表达了对母亲控制欲的不满,她的母亲以“我是为你好”为由,为女儿报名了多个兴趣班,但这些都不是女儿自己喜欢的。
还有的父母可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和期望,为孩子规划职业道路,而不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在职业发展上感到迷茫和不满。现实中我们也会听到或者看到,父母和孩子经过太多努力获得了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职业,但是没过多久孩子却辞职了。因为这不是孩子自己的选择,父母的“我是为你好”实际上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发展障碍。
有些父母会限制孩子的社交活动,担心孩子交到不好的朋友或者受到不良影响。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的建立。现在有些年轻人,出现“社恐”现象,或者出现交友“幼稚病”,其实很大层面是因为小时候缺少一定的锻炼,假如这是因为父母的“我是为你好”而导致,那父母真的该后悔啊!
在中国的父母身上,“我是为你好”式的操控真的很多,但是很多父母其实并没有认识到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危害。读完此书,看到书中这一方面的言论,确实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
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寻求平衡,既要关心和指导孩子,也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个性。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兴趣和选择,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成为独立、自信和有责任感的个体。同时,父母也应该意识到,过度的控制和期望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应该努力营造一个支持和鼓励孩子自我探索和成长的家庭环境。
书中把“操控性父母”归为“有毒型父母”,从字眼上看似乎有点让人接受不了,但是真的希望我们的父母都能够成为真正的“有爱型”父母,再不要让“我是为你好”这样的“错位之爱”伤害到我们的孩子,影响到我们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