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时代精神这一章节时,我脑海里出现一个词,“听话”,当妈妈时,要孩子听话,当孩子时,爸妈要我听话,老师要我听话,在社会中要听规则的话。国家及政权,集体或个人需要我们听话,方便管理并防止“灾难”发生,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下,以人为中心原则显得不那么听话,就像书中所言“格格不入”,每一个时代都不缺乏短平快的节奏,人们排成长队被这种节奏驱赶前进,世界的运转需要这种节奏有条不紊的创造物质进步,同时也必然会缺乏精神世界的进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既定事实的存在。
而听话,是由于与生俱来的被动接受了很多事物、思想,在没有被验证的情况下,人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就像我们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中,会非常谨慎小心的遵守当地的风俗人情,以免造成伤害,这种听话是对自己的保护。在关系中,大多数对自己的压抑和迎合、迁就,是一种保护吧,这种担忧,的确来自于对自己的不确信感,也是缺乏内部力量的呈现。
向外寻求的惯性,同样是缺乏或者是没有意识去调动自己的理解力,感知力,以偷懒的形式免于体验带来的风险,的确,想要调动自己的内部力量,是不容易的。人对自己的了解,是缺乏一个促进了解的环境与关系的,他没有这样的环境去产生经验、更没有良性的结果让他去反复验证,没有自我清晰和被强化的机会,自我概念没有在一个优质的动态处境中得到舒展和有秩序的发展,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一致性的关系对象,因此他的成长动态中,始终是在一个不良的一致性中产生了综合的结果。
罗杰斯在六个充分必要条件中提到的改变基础,首先确信的是要创造这样的环境和关系,才能够产生自我概念的重建,也是建构的重启,我也因此思考也明白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就在做这样的事。在《以人为中心疗法100关键点》中阐述,以人为中心治疗是以人为中心方法的其中一个领域,并不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医学化的技术,这种方法是一种在关系中的存在方式,它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个人与国家,甚至是个人与行星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延伸到教育、人际互动关系、政治、文化、社会变迁及研究方法中,这一方法的重要内容是对兼具模式化和现实倾向的“成长”的驱动,是对人本质上可信赖、人有自主性、人应该被高度尊敬的重视,也即人能够行使自己拥有的权力。在个体的自我概念和整个世界各个领域、事物的自我概念中,以人为中心方法若普遍实现,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