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时,学过一篇名叫《忠实的哨兵》的课文,二三十年过去了,文章就藏在了记忆深处。直到昨天早晨,路遇两个上学的孩子,才打开我尘封的记忆……
一群孩子分两伙在公园玩打仗,大孩是将军军衔,一小孩是下士军衔。大孩命令小孩:“小兵下士,你在这里站岗放哨,没有命令不许撤岗。”小孩答:“是,服从命令”。众孩子在将军带领下去搜索,阻击,行军,冲锋……天黑了,玩累了,大家都回家睡觉去了。
小兵下士还在哨位上站岗。天又黑又冷,小兵下士有点忍不住了,但还是在哨位上站着,因为没有将军的撤岗命令。又过了一刻钟,小兵下士哭了起来。行人围了过来问:小朋友,怎么了,找不着家了吗?小兵下士哭着答:我们玩打仗,将军命令我在这站岗……行人们笑了:“真是个忠实的哨兵,天已这么晚了,将军他们早已回家睡觉去了,你快回家吧!”小兵下士说:“不,没有将军命我不能撤岗,再说了你们也不是军人”。众行人无奈。这时有一上校从此路过,众人忙把上校拉住,说明缘由。上校走近小孩,敬个军礼,小孩还了军礼。上校说:“小兵下士同志,我奉将军的命令,向你传达新的命令,命令你马上离开哨位,撤岗回家。”小兵下士敬着军礼答:“是!小兵下士奉命撤出哨位。”遂即向家的方向走去。
这是语文课本上的故事,小兵下士,坚守自己的哨位,天已黑,吓得他哭了起来。但在旁人的劝说下,他还是没有离开哨位,直到来了传递命令的上校,他才开心的跑回了家。那一个当将军的大孩子,也太粗心大意了,只顾自己玩,完全不把手下放在眼里。兢兢业业的给他站岗放哨的小兵,在他眼里好像一文不值,可有可无,被随便的抛弃……
昨天早上去学校时,路遇到一对小兄妹,上一年级的哥哥带着上学前班的妹妹,哥哥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妹妹跟在后面,两人正在捡拾路上的零食袋和碎纸屑。这时我突然想起,前几天学生集合时给他们提的一些要求,当时为了共创美好家园,养成卫生习惯,就倡议孩子们,在来学放学的路上,弯下腰,俯下身,捡起身边的垃圾,带走一个零食袋,留下干净、整洁和美德!没想到这两个孩子记住了我说的话,又行动了起来。我要急着赶到学校,就随口说了句:“你们兄妹俩今天真棒,到学校后记得去找我,我给你们一个惊喜!”我向他们欣慰的笑了笑,就走向了学校。
到校后我就忙碌了起来。在我正调试电子屏宣传语的时候,耳边响起了一阵笑声,我顺着笑声望去,原来这对兄妹拎着一袋垃圾向我走来,其他孩子是看到垃圾才笑得,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带着垃圾。
孩子们的笑声,让这对小兄妹很不自在,原来他俩还记得,到校后要找我。我很惭愧,遇事考虑的还不够周全,没能保住孩子们的自尊。我立马俯下身来,接过孩子手里的垃圾袋,让刚才在笑的孩子们围一个圈,然后把那对小兄妹请到了圈子的中央。我说:“同学们,今天他俩是咱们学校最伟大的同学,他们一路上,捡拾了那么多垃圾。还道路以干净,展现了青山学子的美德。”我请求所有的同学给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号召全校同学向他们学习。
最后,我给兄妹俩拍了一张照片,并把这张照片传了出去,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捡拾自己身边的垃圾,清洁自己的家园。这时的兄妹俩,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们知道,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也许这件事会留在他们小小的记忆里。
办完这件事,我陷入了沉思。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做老师的我们,很容易随口就给学生安排一些事情,承诺一些事情,但这些事,很快我们自己就记不得了,一次次的忘记,就会一次次的让学生失望。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老师,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知行合一,以人为本。
言而有信的老师,才值得学生信赖,才值得学生尊重,才能真正走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为了那句良师益友,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