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员工心中的好HR是怎样的?

昨天情人节,小姐妹们临时起意说要聚餐、大家一拍即合,期间聊到一些有意思的内容想要分享。


在去的路途中,与一位小姐妹同行,她去年底刚入职到一家新公司,刚好三个月,试用期要转正了。她跟我说“好烦啊,我们转正要写述职PPT,还做汇报,然后才能走转正手续,现在公司要推新产品,每天事情多的很,真的烦求得很!这些复杂的程序都是我们HR搞出来的,实际上我们写的PPT她自己根本不看,就想在老板那里刷存在感!”我只能叹息,对她表示理解!

因为我也认为形式化的东西,越弱化越好,只保留的必须的实质内容就好!(比如试用期转正这个事,确认录用条件、完成转正评估即可)

我也很理解上面这位HR,复杂和完整的程序可以凸显所谓的“专业性”,但恰恰是这种“专业”让员工觉得HR在制造麻烦、不专业或者脱离业务,最终只能被吐槽!


可能曾是HR的关系,她还跟我说起了另一件跟HR有关的事:她入职当天,跟HR签了一式三份的劳动合同,但到现在都还没有收到属于她的那份合同,而且合同上约定的工资只是个基本工资,根本就不是offer上的数字。她问我有没有什么风险?我跟她说:“放心!没事!”

回头来看这个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员工对HR的不满,大抵就是从签劳动合同的那一刻开始的吧!约定工资只写基本工资,可能是自认为专业的HR为了规避所谓用工风险而支的招吧!其实都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聚餐席间,另外一个小姐妹,也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她所在的公司因为经营问题(真的跟疫情没关系,是做医疗的,纯粹是那种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经营问题,公司有150+人),从两三年前开始,就拖发工资,2022年年前腊月初开始给全公司放假,极少数人因为项目遗留问题,偶尔到公司上班打卡。小姐妹因为这两天正好项目上有些事情,需要到公司打卡上班。

HR给公司提供的发薪方案是:根据上班的打卡情况计算正常工资(上班要申请或者部门主管要求),未打卡的发放成都最低工资标准(95%以上员工都是这种情形)。HR自己不到公司上班,也不打卡,但因为有些事情需要上传下达、每个月有些例行性事情,于是HR给自己和老板亲信发的全薪。

小姐妹于是吐槽,说这个HR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作为一个曾经做了多年HR的人,除了聆听,我也只能笑笑!因为这不属于职业范畴,仅仅关于人品和人性!


做员工不容易、做老板也不是躺着就能挣钱,HR作为承上启下的角色就难上加难。

你能够把员工关注的小事做好,能够切切实实的帮助到他,即使多年以后不再是同事,但有相关问题的时候依然会来问你,并相信你给的答案!我想,这就是好HR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