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孙子兵法》
处处都是道,而道道皆相通。虽未上过战场,可是这人间一场,也无异于战场。
大大小小的战争,遍布于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只是在所有的战争里,多是企图侥幸取胜,并无真正的把握。
故而,始终在体验生命中的动荡不安,无有安宁之日。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善于用兵者,多不动兵。不善于用兵者,总多动兵,其精气神不断在动兵过程中涣散消耗,即便迎敌也多失败。
让自己倍感失败的人生,无一不是兵动过多所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这天下也即个人,如若为人有道,起心动念皆安生,如若无道,随时都可以分崩离析。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人太想欲求某些东西,那个强烈的欲求就已经引火上身,不得不动,不得不乱。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之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
“任势”,是一种洞察天地,洞察万物的能力,天地万物在远处,也在自己的方寸之间。
当自己体验到惊惧的时候,惊惧就是一个“势”的发生。当自己体验到欢喜的时候,那欢喜就是一个“势”的发生。当自己体验到宁静的时候。那宁静就是一个“势”的发生。
在不同的“形势”里,自己便会有不同的反应,每种反应所带来的结果都不一样。
如能了解每种形势下的自己,以及自己的反应,便可以做一些战略上的调整,前提是“了解”。
了解“势态”中的自己,是适合于战,还是适合于“守”,知道“势态”远比一个人的作为更重要。
所以他不会责怪任何人。在关系里如此,在工作中更是如此。
懂得“任势”的人,没有不好的关系,没有不好的人生。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之自至者,利之也;能是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孙子兵法》
生命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关乎着我们生命质量,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是愿意探索了解的人,也是善于发现先机的人。
如何在交战中取胜,他们已经掌握了规律,战争不一定就非要刀兵相见,枪林弹雨。
“战争”是善战者不得已而为之的行动,他们更愿意“修道而保法”,一道取胜,而非动兵。
在任何生命境遇中,勇于承担生命责任的人,都比那些不愿意承担生命责任的人更有主动权。
无论自身强弱,对于善战者而言,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或退或守,或进或攻,皆能自如。
……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