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原来是本初集团的高级员工,袁老板对待他也是客客气气的,毕竟荀彧也是少时被称作有“王佐之才”的人。要说本初集团的福利还挺好,不仅工资高活少,连荀彧的弟弟以及老乡的工作都顺带给安排上了,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荀彧果断地跳槽了。没错,他跳槽了,倘若他跳的是更大的一家公司,譬如董老板的仲颖国际,倒也说得过去,怎么说这也是当时最有名的一家了。偏偏他选的是什么孟德科技有限公司,这个虽说也算是个能排的上的号的,但是规模呀待遇什么的,跟本初集团根本没得比。
不过荀彧看重的似乎并不是这个,他说,我就是要找一个公司理念跟我一致的。
反正曹操知道荀彧来的消息是高兴的不行,他拉着荀彧的手对他说,文若,你就是我的优乐美啊。
荀彧:???我原以为你身为公司老总,在我入职之前,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串台了,不过荀彧确实是个美男子的,留香荀令一词说的便是风度翩翩荀文若。)
曹操:不对,说错了,你就是我的张良啊。并且直接提拔荀彧为副总。
当时董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似乎有要吞并其他公司的意思,曹操问荀彧,咱们该怎么办。荀彧笑了笑,说:没事,他们只是看起来规模大,我有个朋友就是他们里面的,说都拖欠了好几个月工资了,董老板还欠外面了3.5个亿呢,他们早晚要破产的。果然,最终董老板公司内部出现矛盾,二老板吕总亲手杀了董老板。不过这么大的公司,也直接宣布解散了。
董老板的公司破产后,荀彧劝曹老板把天子接到自家公司,曹操听了他的话,亲自去接天子,并将天子带到了公司总部。天子很高兴呀,以为终于来了个帮自己的,给曹操的公司提了个档次,曹操的公司也终于上市了。荀彧还找了很多高才生来曹操的公司,像戏志才、郭奉孝这些,这些人的到来,确实让曹操的公司看起来大气了不少。
不过这时候能称得上大公司的,还是袁绍的本初集团,说来也是,人家袁本初四世三公,从根上来说就应该是做大老板的。不过曹操公司的一步步扩大,对袁绍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其实曹操和袁绍的关系以前还是很好的,他们可是有着小时候一起抢新娘的体验的,所以说成长呐,总是带着悲剧色彩的。既然两家公司不可能合并,那就得打那么一仗了。这个时候,人们普遍是看好袁绍的,就连曹操公司内部,有些员工都已经写好自己的简历打算偷偷给袁绍投过去了。曹操郁闷地拉荀彧喝酒,说:文若啊,你看看现在,我想跟袁绍打这一仗,可是怕打不过他,你说说该怎么办呢。
荀彧说:想干就干呀,你想把公司做大,肯定得跟袁绍打这一仗的,至于打过打不过的,不是说他公司大就一定厉害了,他这个人毛病多,不爱听别人的意见,公司内部制度也不完善,你就不一样了,你跟他比,哪儿都好,放心,咱们打他,那是稳赢的。再说了,天子还在咱们这儿呢,咱怎么说都是正统。
荀彧确实很会说道,当时曹操听完他的话热血沸腾斗志昂扬的,只差直接光膀子找袁绍单挑去了。不过也确实如荀彧所言,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的公司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曹操的公司终于成为了最大的集团。
不得不说,荀彧的眼光确实很好,他看中的曹操,的的确确成为了最大的那个老板。不过他的眼光也确实不好,因为他找的这个,让他奋斗的大半辈子的公司,却并不是与他的理念相一致的公司。
在曹操做了很久的大老板之后,他觉得无聊了,就像马斯洛的七层需要一样,他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了,他想要更高品质的生活。碰巧董昭建议他加封九锡,荀彧一听强烈反对,加封九锡意着什么,意味着曹操要篡汉称王了。荀彧的理念其实也挺不可思议的,他愿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愿意刘协是曹操手中的一个傀儡,哪怕汉室早已名存实亡,但他也只愿意做汉臣,强烈反对曹操自己称王,所以他最初跳槽到了曹操那里,因为他看出了袁绍早就没有要归顺汉室的意思,而那时的曹操,毕竟还是汉朝的将军。可是他反对曹操的结果是什么呢,曹操不耐烦的把他分到了一个偏远地方分公司,不让他在耳边念叨,最后还送他了一个空食盒,荀彧明白了曹操的意图,终服毒自尽。
在三国杀里,荀彧的属性跟曹操就特别不合,极为不适合做曹操的忠臣,有意思的是,当荀彧做刘备的忠臣时,胜率会特别的高,这或许也是跟荀彧与刘备都有兴复汉室的愿望有关吧。我很喜欢荀彧死亡时的一句台词:谢主隆恩。 自己追随了大半辈子的主公,为他出谋划策,鞠躬尽瘁,最后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他还能说点什么呢,饮了这杯毒酒,感谢那句曾经的“吾之子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