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应和改变
我在微博和知乎上最喜欢看的就是旧房改造。有时候是单身,有时候是带着孩子的小夫妻买了只有三四十平米的小房子,用心的设计,再小也有衣帽间,再小的卫生间也能干湿分离,甚至还能给小孩子设计单独的空间。这些po主大多是在北上广些一线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无力承担高额的房价,又不想靠租房子过着漂泊不定的日子,于是买个小房子成了经济实惠的选择,是他们对无力改变高昂房价的妥协,是来适应环境的一种改变。
至于去改变大环境,抱歉,我觉得那是极少数的强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我更倾向于去改造自己以适应环境。当然,就像前几天晨读提到的100%坚持,无论大环境怎么改变,有些原则性的问题是不能妥协的。
2 心理素质
一说到打麻将,我爸就是个好例子。他就是那种输赢不太放在心上,反而手气不错赢得多的人。相反,他也会回家抱怨,谁谁谁牌品不好,输了就各种骂娘。和我爸一样玩得好的几个叔叔家境和个人情况都差不多:50多快60岁,处于半退休状态,收入稳定,老婆孩子挣得也不少。他们打麻将就是为了消磨时间,老伙计们聚在一起喝茶吹牛聊天,所以输了钱也不太心疼。那些一输就急眼的人就不一样了:有的还在领低保,父母年老体弱,老婆身体也不好,孩子没啥好工作。输了钱就像割肉,真心疼。与其说是我爸他们心里素质好,其实是个人情况不一样。同样一起参与竞争,对于有的人来说只是很多机会里的一个,赢了固然好,输了也还有别的出路;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就唯一的机会,最后一根稻草。这样的情况下,心理素质、承受力和抗压能力当然差得很大。
3 学习与休息
去年学了coursera上的热门课程“Learning how to learn”,中文好像是学会如何学习?里面的教授很郑重地讲过,一定要保证休息,睡个好觉,多锻炼身体。这都是有神经科学依据的。教授的理论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大脑接收了很多碎片信息,需要把它们整合成大块的信息群并且在相关知识间建立桥梁,以便日后通过联想的方式调取有用信息。这里面牵涉到的一些脑神经信号传递是要在大脑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的,所以休息不好大脑就没有空隙整合知识,学到的知识永远都是碎片化的,也很容易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