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在的时候,渑池之会、完璧归赵,搞得秦王几次下不来台。
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文王即位,当时,因为他年纪太小,赵孝文王的母亲赵太后临朝听政。
秦王见赵国孤儿寡母,政局不稳,就加紧进攻赵国,以雪耻恨。
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要用她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人质,才出兵。
太后一听怒了,长安君是她最爱的小儿子,从小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怎么能送到异国他乡去受苦。
大臣们觉得,用一个人去换来国家的安危,是最好的办法,更何况只是当人质又不要命。
大臣们极力劝赵太后把长安君送齐国当人质换来救兵。赵太后死活不同意,太后对大臣说,谁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她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在这样剑拔弩张的情况下,谁也不敢再劝了,左师触龙深知要能说服赵太后,就必须让她明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
若从正面去讲道理,则将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自取其辱。因此,必须顺着太后溺爱长安君的心理因势利导,巧说妙谏。
触龙对太后侍臣说,希望拜见太后。太后心想又来一个说客,这些人可真烦,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是他们的儿子,不心痛,不管他说出什么话,她绝不同意,她怒气冲冲地等着他。
触龙岁数不小了,走路晃晃悠悠的,走两步拐一下,再走两步再拐一下,一脸急切的表情,就想快步走的,可两条腿就是不听使唤。
远远地见到了赵太后,也没几步路,硬是撑着走了大半天,才一摇三晃地晃到了赵太后的面前,磨磨唧唧的。
触龙向太后道歉,说:他的脚有毛病,不能快走,很长时间没能来拜见太后,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适,所以就来了。
太后听了触龙的话,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自然放松了警惕,说她也是脚有毛病全靠坐车走动。
触龙又问太后饮食起居,他说自己近来特别不想吃东西,还是强迫自己走走。
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了点食欲,身体也舒适些了,赵太后脸色稍微和缓了些。
接着触龙为他的小儿子舒淇讨官,他说他小儿子没有能力,希望太后能够趁他没有死之前让他儿子做黑衣卫士。
触龙疼爱小儿子让太后感到惊奇,触龙说他疼爱小儿子说比妇人更厉害些。太后半信半疑。
触龙认为太后疼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赵太后说她更疼爱小儿子。
触龙觉得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长远些。
太后送燕后出嫁时,燕后上了车,太后还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伤心她的远嫁。
可是,每逢祭祀,太后一定为燕后祈祷,祈祷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这就是从长远考虑,希望燕后有子孙相继为王。
触龙又说,以前那些赵王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子孙没有能继承爵位。
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位高而无功,俸禄丰厚而无所事事,所拥有的资财又太多了,没有做长远的打算。
现在太后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并且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还给他很多贵重的宝器。
他对国家没有功劳,太后百年之后,没有人庇护,他怎么能够有立椎之地呢。
如果把长安君现在送到齐国做人质,他就有功于国。一旦赵太后百年之后,长安君就有资本在赵国立身。
触龙站在太后疼爱小儿子的出发点,切切实实地是为长安君考虑,说到太后心里去了。
太后觉得触龙说得对,就为长安君安排车辆百乘,把一切能想到的,好吃的、好用的东西都给他带上了,生怕长安君到齐国吃亏。
长安君终于可以辞别母后,一路东行,到齐国当人质--为赵国立功去了。
触龙之所以能够劝动赵太后,高明之处,打了感情牌。
触龙没有像那些大臣那样正面劝赵太后,先进行感情投资。
他虽然腿脚不方便,但因为思念太后才来看望太后,不是来劝谏的,接着对太后嘘寒问暖,缓解了气氛。
触龙善于运用同理心,为小儿子讨官,表明自己也爱小儿子,这一点与太后相似,他明白共同喜好才能引起共鸣。
拿太后对燕后疼爱做比较,太后爱燕后却不希望她回来,是希望她子孙昌盛,父母爱子女要为他们计深远。
说赵国其他王孙没有继承爵位的,就是因为生活优渥没有功劳,从而过渡到主题。
让长安君做人质,是为了让他有功于国家,将来在赵国得以生存。
触龙深深知道太后疼爱小儿子,他就从为长安君将来考虑的这个角度来劝谏太后,自然成功。
总之,触龙劝说办法巧妙,为对方考虑,思想深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以他能够成功劝说。
我们在日常和别人合作,求别人做什么事,不要直奔主题,学会迂回曲折的办法去沟通,要打感情牌。
不妨从拉家常开始,关心别人的身体和生活,感情拉近才好说话。
不要仅仅为了自己利益着想,只是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来说服对方。
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切身利益考虑,分析利弊得失,有理有据,才能和别人有效沟通,达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