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才愿意派兵援救。”
赵太后怎么也不愿意,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身边的近臣说:“如果谁再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希望见太后,太后正气势汹汹的等他。触龙缓慢的小步快跑,到了太后面前向太后道歉说:“我的脚有毛病,连快跑都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私下里我自己宽恕自己。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服,所以想来看望您。”然后聊起了家常,问起太后的吃穿如何等。
直到太后怒色消了后,触龙才回归正题,开始了他的劝谏之路。在劝说过程中,触龙一直站在太后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讲原由。因为触龙明白,他现在的倾听者是太后。
最后触龙对太后的劝说成功了,一切由触龙安排让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触龙是一个沟通高手,同时知道了在劝谏别人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让对方和你产生共情。这正如《故事魔力》这本书中所说的用故事思维模式解决问题,提升个人影响力和与他人的沟通力。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大师级“故事教练”丽萨·克龙,她也是写作指导兼演说家,纽约华纳兄弟电影和洛杉矶威秀电影等公司的故事顾问。她著有《你能写出好故事》《故事天才》《故事连线》。
丽萨·克龙说:“故事的目的并不是描述外界发生了什么,而是窥探主人公内心的动态。”现在我们来看看触龙是如何窥探赵太后内心的动态的。
01故事的核心——解决问题
故事不是某人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是外在矛盾如何倒逼内心的领悟,让人从心底意识到是什么阻碍了矛盾的解决。
而触龙在游说太后的过程中,就很好的用到了这点。他告诉太后说,太后对自己的小儿子没有对去燕国和亲的女儿好,当太后问及他原因时,他说:“太后一直希望燕后在燕国好好的,不要被赶回来,希望女儿在燕国生儿育女,儿子可以成为下一个国君。”
太后点头应答,触龙继续说:“可您从来没有为长安君的以后着想,一旦您百年之后,对于没有功劳和政绩的长安君来说,如何在赵国立足。”太后听了触龙这样说以后就答应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并且一切都由触龙全权安排。
触龙的劝谏完全是站在家长对子女的爱的角度去分析,从事实出发让太后从内心知道,如果自己不那么做,那么她的小儿子以后在赵国很难生活下去。
正如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的换位思考一样,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明白你和谁在说话。
02故事的目标——你的倾听者是谁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我们希望别人去做什么(行动即号召)已经很清楚的表达出来了,但对方看了并非如此。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连自己想让别人做什么都不清楚。所以,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清楚你的受众(倾听者)是谁,你想让他怎么做。
触龙在说赵太后时,很清楚自己的倾听者就是太后,所以他在和太后的聊天过程中,就是让太后知道,你是爱你的儿子,可没有爱你的女儿深。而且并没有为自己儿子的长远打算,只顾眼前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去齐国做人质,去齐国受罪。根本没想过在她百年之后,长安君要如何在赵国生活。
触龙说中这些,就是为了让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这样,齐国可以援助赵国攻打秦国。
我们大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就是站在道德的最高点去指责,而这样往往会忽略你要表达的意思,你想让对方怎么做,而且也会忽略你的受众是谁。
03故事的意义——共情
故事的意义要让受众觉得,要求他们做出改变是在引导他们追寻内心最真切的渴望。
触龙为了劝说太后同意,不惜让太后为他的小儿子在宫内安排一个职位,这样,在他百年之后,就不会担心小儿子的生活。
太后就问他:“你们男人也一样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女更厉害。”这就是触龙的高明之处。让太后知道不光女人疼爱自己的孩子,男人也一样疼爱自己的孩子,这样,就和太后有了共同的情感点。
同时为后面的劝谏埋下伏笔,让太后觉得自己原来做的都是错的,不让长安君去做人质就是不为他的长远做打算,就是不疼爱他。
无疑,触龙的说服是成功,他抓住了太后内心活动的动态,引出了太后内心最真切的渴望,就是为了让他的小儿子长安君以后在赵国好好的生活。
写在最后
当你要求你的目标受众用另一模式替换掉现有的行为模式时,请记住,这不一定是权衡利弊后的等值交换,这个过程一定会牵涉到情感。
就像赵太后能同意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就是因为他爱长安君,希望长安君在她百年之后能在赵国立足。
也正如这本书中说:“受众不会因为你的要求开始行动,只有在他们自己想做的时候,自己真正感到该做的时候,他们才会发生改变。”而这正是故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