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曾说过,她对北大感觉很失望,因为她感觉自己不对劲时,向学校心理老师求助了,她还明确跟老师说不希望告诉父母,结果学校第二天就把消息传递给父母了。
站在学校角度讲,我们学校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不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一但发现学生有身心健康问题,一定尽快通知家长,商量解决方案或说推卸责任,总之,只要这位同学有什么问题,跟我学校无关。
站在家长角度,你们学校知道我家孩子身心出现问题了,你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我这位监护人,就是你学校失职。
对于学生本人呢,作为整个事件的当事人,事情爆发后,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但也成为木偶,对于宽松的家庭而言,可能学生还有些被尊重的机会,但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学生似乎成为了罪人而不是病人,于是为了减少麻烦,可能学生们会选择逆来顺受…
从这个事情里,有学校责任、家庭义务,但没有一点提到对学生意愿的尊重。
不过,好像我们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不被尊重长大的,小时候要听父母的,因为他们更有经验;上学要听老师的,因为他们更有知识;上班要听领导的,因为他们给你发工资…我们似乎只有自己成家立业了,才可能有话语权,才可能获得尊重,只是这时的我们还会尊重别人吗?还会怎么被尊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