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人格特质测量的标准就是它是否能够预测行为
任何特质测量上都没有绝对零点特质论,想要测量的是一个人,相比其他人来说更多还是更少的,具有支配与社交性和紧张度
特质论会忽略那些所有人普遍共有的方面和每个人独有的方式
个体差异的测量
来自克拉克洪和亨利默瑞的一句话,每个人在某些特定方面与所有人都类似,与某些人相类似,与任何人都不相似
特质论就强调这个分析中的第二层涵义,某个人的某些特质与某些人相类似
人是不同的
无论一个人的特质多么明显,但总有例外情况,人格特质不是控制个体行为的唯一因素,情境也很重要,有些情景会使人更羞涩,更友好,更细心,更有支配欲或者情况,相反,这是因为情景谁在场的人物和所适用的潜在规则而改变
如果情境如此重要,那人格还有没有用心理学家研究所有的人格测评?都是在浪费时间吗?如果特指不存在,人们不停地根据情境而变化,每个人就都基本相同了,在年轻人包括大学生,他们相信人格特质不存在,人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年龄大的人就不一样了,30岁的人比儿童青少年具有更大的跨时间稳定性,而50和70岁的人是最稳定的年龄大的人,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职业生涯,开始家庭生活,承担成年人的角色和责任,并建立了一致性的个体身份,这是他们很难想象,当他们年轻时,所有的善辩甚至古怪的人格
除了与年龄有关以外,还与心理调节有关
人——情境,哪个对行为更重要?
这个争论持续了20多年,争论中有三个核心问题:
1.个体的人格超越即时情境,而对行为提供一致的指导还是一个人的行为,最终取决于他当时所处的情景
2.日常普通的对人的直觉是无效的,或者根本就是错误的
3.当基础的实证问题已经在多年前解决,为什么心理学家还年复一年地、十年又十年的继续争论人格一致性问题?
情境论者的主要观点:
情境论者认为,人格特质的有效性很有限,没有一种特质能够用来足够准确的预测人的行为,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这意味着,人格特质对于塑造行为是不重要的。
相关系数是预测性和一致性的统计指标取值,从-1到1的数值代表两个变量,例如人格得分和行为测量之间的连接和关系如果相关为证表明一个变量增加时,另一个随之增加,例如一个人的社交性得分越高,那么他越可能参加更多的派对,如果相关为负,意味着当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减少,例如一个人的害羞得分越高,那么他参加派对越少,正负相关都表示一个变量能从另一个变量点进行预测。
后来,作者从很多方面、引用了大量的实验论证,反驳了这一观点。
作者认为,许多心理学家还是渴望接受情境论的,因为它揭示出人类本性对他们的哲学甚至政治观念都颇具吸引力,情境论者世界观让人们认为人们在各种情景中可以自由地做他们想做的,而不需要受制于稳定的人格,贫穷的人可以变得富裕,胜人排挤的人也可以变得受人欢迎。的确,对于无奈的、悲观的、希望改变的人,需要被告知,他不会始终那么稳定的倒霉,悲伤等等,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人格和生活
大五人格特质相关的个体成果、人际成果、体制成果。例如,高危阳性的人比地位相像的人更快乐,心理更健康,且可能长寿随和的一忍者比不愉快的人心脏更健康,在事业上走的更远,而被拘留的可能性更小,尽责的人更善于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同时,责任感也和宗教信仰及更强的家庭关系纽带有关系,他们在政治上趋于保守,这和倾向于政治自由的开放者相反,神经质导致整体结果消极,包括平时的幸福感。
每个和你有关系的人都是不同的,你和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约会对象的相处方式是不同的,也就是不同的人,对你来说就是不同的情境,据此你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但同时,在各方面的行为中,你有更多的普遍性和一致性,比如外向性和社交性,就预测里能有多少朋友。人格变量也是重要的,因为他们组成伴随人们一生的心里,从一段关系到工作,再到下一个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