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特质论首先就假设个体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这些模式称为人格特质。
然而用特质作为人的分类标准产生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的行为是不一致的。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既然人在不同情境下是如此不一致,那么用人格特质刻画他们是不应该的。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称为人--情境之争。
特质的反对者认为,第一,人格研究文献的回顾表明特质预测行为的能力是有限的。第二,在决定人们行为上,情境比特质更重要。第三,不仅人格评估是在浪费时间,很多人对彼此的直觉在根本上也是错误的。
对第一个反应观点的回应是准确而又全面的,文献回顾表明从特质论角度对行为进行预测,其实比通常认为的更好。改进你的研究方法,能提高这种预测力,而公认的预测上限产生的结果比通常认定的其实要好。
对第二种观点的反驳,在统计上很多影响行为的重要情境因素并不比特质影响的效果更大。如果对前两种观点的回应是有效的,那么第三种争论上双方都基于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未给自己的观点强有力的支撑。大量人格特质术语的存在支持了特质是预测行为和理解人格的有效方式。
一项全面而广泛的研究回顾显示人格特质影响生活的重要方面,包括健康、长寿、人际交往和事业成功。
情境变量最适合于在特殊情境下预测行为,而人格特质则更适用于预测人际交往、工作环境及其他生活情境中一致的行为模式。
人----情境之争已经激起并将持续,部分原因在于内心所持的哲学信仰。强调情境的作用暗示着个体平等和个体适应性。而强调人的一方突出自我决定和个体责任的重要性。这种争论的解决或许暗示了这些价值观并非向人们设想的那样不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