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帆书里的《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
作者是长江商学院的副院长张晓萌教授。
张教授说:确实我们一想到这个“韧”就觉得是“坚”,但实际上“韧”这个字,《说文解字》里面解释为“柔而固也”,它和“坚”的意思相反,它是“柔”。再比如这个“韧”字的组成,左半边的“韦”原意是熟牛皮,右半边我们可以看到是一个“刀刃”的“刃”字,它有划、割的意思。那这两个部分组成了“韧性”的“韧”字,它代表的是皮革很柔软,你把它折弯,它也不容易破裂,甚至去窝它、划它,它也不容易破裂,这就是“韧,柔而固也”。
张教授说她要研究韧性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不论是生活中的挑战,还是工作中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是非常巨大的。那你怎么样能够在经历过这些挑战之后依然不被打倒,打倒了之后还不光能站起来,还得从中成长、获益。
她给了韧性这个概念的最重要的一个定义就是:韧性=复原+成长+获益,就是有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