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特根斯坦与罗素的交往过程中,最富戏剧性的一幕是这样的:一天晚上,维特根斯坦再次敲开罗素的房门,然后在罗素的家里像头野兽一样一语不发地来回奔走。三个小时过去了,站在一旁的罗素终于忍不住打断他:“你到底是在思考逻辑,还是在思考你的罪?”
“两者皆是! ”维特根斯坦回答道,然后继续他的奔走。
“逻辑”是最抽象、最明晰、最不沾人间烟火色的东西,而“罪”则与我们最黑暗、最隐晦、最沉重的灵魂相关,同时思考这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主题,这是如何可能的?这种思考对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和人生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核心主题。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与罪
为了帮助大家进入这个问题,请允许我选取维特根斯坦生命中的几个片段作为理解的枢纽。
在八九岁的时候,维特根斯坦和哥哥一道参加一个俱乐部,欧洲的反犹氛围已经非常浓厚,到底应不应该向小伙伴们交代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对此维特根斯坦烦恼不已。他把这个问题上升到更高的哲学问题: “如果撒谎对自己有利,为什么要说实话? ”我认为这既是维特根斯坦最初的哲学思考,也是终其一生的焦虑所在——如何做一个对自己彻底真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