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读本书】《过好这一生的10个真相》

【基本介绍】

《过好这一生的10个真相》,作者李中莹、舒瀚霆,电子工业出版社2024年2月出版,28.1万字。

作者李中莹,1995年进入培训界,是国内第一位引进NLP应用心理学的导师。2002年,研发了“简快身心积极疗法”,这是一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辅导的技术。之后成立了简快公司,将“传播好学问,幸福中国人”作为公司的使命。舒瀚霆,从业20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顾问,与其师李中莹合著过《心智力:商业奇迹的底层思维》。

作者引用大量真实案例,分成10章,从人生的10个角度(情绪、信念系统、压力、语言、亲子、两性、问题解决、身份、思维、生命能量)去解读个人的生命状态 ,给出“过好这一生”的方法和建议。

【撷取摘要】

1.

情绪产生的三大源头:①情绪问题,也是思维问题。不同的思维方式,往往导向不同的情绪方向。正向思维导向正面情绪,负向思维导向负面情绪。②情绪问题,也是信念问题。“情绪投射”,当我们内心有一种主导情绪时,也很容易把这种情绪投射到外部世界,从而改变对外部世界的看法。“情绪ABC理论”认为,事件只是激发了我们的信念,让它发挥作用。由于人对不同事件的看法和评价不同,也就是信念的差别,最终导致各种情绪和行为的差异。③ 理性脑跑不赢情感脑。如果说理性脑的流通速率是拿着一根吸管喝可乐的话,那么情感脑和本能脑的流通速率差不多就相当于一条奔涌的黄河。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说,“理性永远是感性的奴仆。感性负责决策,理性负责找理由”。

“情绪事故”的4种起因:①情绪转移。这是一种情绪的蔓延现象。如,踢猫效应。②情绪获益。如,“受害者心态”,“我最可怜最无助,你要关心我”。这在亲子关系和两性关系里最为常见。③情绪归因,“甩锅心态”,“我情绪这么糟,都是你造成的!”④情绪失控,与长期情绪压抑有关。“爆”“忍”“逃”的情绪模式,是千万年来人类趋利避害的进化结果。解决情绪压抑,最好的方法不是逃避和忍受,更不是爆发,而是疏导。

情绪有八大真相:①情绪与生命不可分割。②情绪更加诚实可靠。情绪是人类大脑千万年进化的结果,是我们的本能反应,是信念系统的真实呈现,也是我们内心感受的最直接表达。③情绪从来都不是问题。④情绪只是一个信号。⑤情绪教会我们学习。⑥情绪是记忆的强化剂。⑦情绪就是我们的能力。⑧情绪的背后是情商。高情商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的协调能力强。

2.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开车,其中信念决定一个人做事的方向,相当于方向盘;价值观是一个人做事的动力,相当于车子的发动机;规条是一个人做事的套路和方法,相当于车况和路况。

常见的消极信念有:①让自己失去学习机会,得不到更大提升的否定性信念。②让自己安于现状、裹足不前的懈怠性信念。③减少选择的可能性,限制能力发挥的自我性信念。④把责任推给其他人、事、物,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的逃避性信念。⑤归因于无法控制的因素,不愿挑战或改变的固成性信念。⑥维持自己“不配得”的身份,阻碍自我发展的限制性信念。

“我做这件事能得到什么好处?”一个人对价值的追逐,是他做与不做一件事的内在驱动力。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裴多菲对于价值的排序。价值观是我们价值的排序者,也是我们行为的推动者。但有时候,两个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很可能在行为上表现出相似性。比如,下河救人,有为了百万奖赏的,也有纯粹见义勇为的。通过行为去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并不准确。而按照各人“好恶”,价值观可以追求型价值观、逃避型价值观两类,后者产生的动力往往是前者的几倍以上。

我们可以用价值定位法来确定我们意识和潜意识中的价值排序。具体分三步:①询问4个问题:“什么最重要?”“它能够带给你什么?”“凭它,我可以得到什么?”“我最在乎的是什么?”②写下答案后,用意识对价值进行排序,选出前3名。③用潜意识对价值进行排序。这一步的关键是用感觉或“直觉”去做选择。

过好一生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没有优劣之分,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坚持规条而忽略了信念价值的人,通常都会过分强调原则和理论。灵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自信。“灵活,凡事至少有3种方法”,掌握了3种方法的人,并不是在方法的数量上取胜,而是改变了对待问题的态度。

用“换框法”来打破限制性的信念系统:(1)改变信念:意义换框法。世界上任何事情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是我们赋予的。方法是,把我们信念中的“负面结果”改为它的反义词,并找到理由来支撑。具体操作分为四个步骤。比如:假设上级挑剔,让我感到在工作中不开心。①把表述转化成因果式,即“因为……所以……”的模式。→因为上级挑剔,所以我感到在工作中不开心。②使用意义换框句式。把句中的“负面结果”改为它的反义词,再把句首的“因为”二字放到最后。→上级挑剔,我工作积极,是因为( )。③找出六种方法,填到句子里面。④找出最有感觉的一句,进行重复。例如:上级挑剔,我工作积极,是因为这样能使我变得更加能干。(2)发现价值:二者兼得法。提醒自己:“坚持二者不能兼得对我没有好处,而坚持二者兼得则对我有好处!”然后,再把自己的思想代入后者中去。“假如A与B是可以兼得的,我需要怎样想或怎样做才能把它实现?”突破的关键,是把A和B的定义变得更清晰、更细致、更详细、更具体。(3)改变规条:环境换框法。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环境里,其价值往往也会有所不同。找到更好的环境,就能改变这个情况的价值,从而改变与之相关的信念。这就是“环境换框法”的基本思路。具体分两步:①变否定为肯定;②尝试换框到多种新环境,最好尝试三种以上的例外环境。例如:我不擅长口语表达,没法做销售。先换框成“我不擅长口语表达,在哪些情况下一样可以做好销售?”;再尝试换框到多种新环境中,“做电商就不一定需要口语表达”。

3.

无论好事还是坏事,只要是我们觉得重要的,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才能做好的事情,都会成为我们的压力之源。更多的压力其实是一种主观的、自认知的、没有足够支持的判断而引发的结果。大多数时候,压力都是我们强加给自己的。当你认为处理一件事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时,压力就来了。

压力的两种内在根源:完美主义、自我否定。二者所形成的压力,其根源都来自一个根深蒂固的念头——我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好这件事情(或没有足够的能力将这件事做到完美)。“我认为”三个字往往是产生压力的罪魁祸首。

如何管理压力? 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建立自信。每天早上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我不完美,但是我每天都可以更好!”坚定,发自内心,至少要说3遍。通过这种练习来暗示自己。②在尝试中培养能力。感到压力、缺乏自信,是因为对自身能力的误判和低估;有时候则是因为我们的确没有足够的能力应付问题。每周尝试着完成一件有挑战性的、“跳一跳,够得着”的事情。利用这种富有挑战性的事情,来帮助自己突破目前的水平。③在接纳中提升韧性。你越是逃避和抗拒,压力反弹给你的力量也就越大。用“接受失败法”,即通过沟通的方式与失败达成和解,从而舒缓和释放自己的压力。具体方法:把失败想象成一样具体的东西。比如:一副面具、一个人、一只凶恶的动物……尽量丰满它的形象、颜色、性状(如轻重软硬)等。接着,闭眼盯着它,给它打分。此后,一次次和它对话并打分,“你来了”“你来时我觉得…”“你来是为了…”“谢谢你来让我…”。④变压力为动力。变紧张为兴奋,将能量疏导到要处理的事情上;变恐惧为挑战,从“希望不用做这个”到“我能做”;变无助为希望,4种最好的“治标式”解压法,瑜伽和静坐、呼吸减压法、唱歌解压、有氧运动,运动有助于快速消耗因压力产生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同时提高脑中前额叶的工作能力。

4.

语言模式决定人生模式。语言是思想的外壳。

大脑输入模式有三:扭曲、删减、归纳,由此形成的信息滤网,会导致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变得残缺和片面。(1)常见的“扭曲类”语言模式有5种:猜臆式、因果式、相等式、假设式、虚泛词式。如,“你就是想追求我!”我迟到都是因为你!”爱哭就是软弱”“天底下的男人都是渣男”等。(2)删减类语言模式主要有4类:名词不明确、动词不明确、简单式删减和比较式删减。(3)限制性的“归纳”语言主要有3类:以偏概全式、能力限制式、价值判断式。

从语言改变到提升沟通效果:(1)让“不”字远离我们的交流,尽可能避免“不”字的出现,或者将含有“不”字的话转化成正面的语言。(2)让语言技巧帮助我们沟通。①学会复述。②学会感性地回应,把我们的感受提出来,与对方分享。③学会假借,把想说的话转化成另一个人的故事。④学会先跟后带,先附和对方的观点,然后“顺坡下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将说话的方向朝着自己预期的目标引导。⑤学会隐喻。(3)让我们的身体也能“说话”。“一场有效的沟通,其效果源于7%的文字意义,38%的语音语调,55%的身体语言。”但身体在沟通中的作用被我们严重低估了。事实上,我们都是视觉动物,我们都热衷于从视觉中捕捉信息。

5.

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把握这5个黄金期:0~1岁,主要需求是生存,信任与不信任;2~3岁,主要需求是控制身体机能,自主与羞愧;4~5岁,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主动性与内疚;6~11岁,开始融入周围的环境,勤勉与自卑;12~21岁,身份/角色困惑。

4个不同阶段,父母要因材施教:0~6岁,在感性中培养兴趣。让孩子直觉性地探索。6~10岁,在顽皮中培养智力,多陪孩子玩耍、游戏、参加户外活动。10~12岁,在交流中塑造关系。适当地放宽限制,同时与孩子订立规则。从之前的领路人、指导者、权威者转换角色,学会做孩子的朋友,用平等的、信任的视角看待孩子这个“准大人”。12岁以上,帮助孩子树立信念。引导孩子对“自我”“群体”“别人”等观念产生明确的认知。

父母与孩子相处的“十条要诀”:①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不能苛求孩子总是与我们保持一致。②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哪怕只是一个小孩。③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我们说的是什么不重要,孩子听到的是什么才重要。沟通的重点是有效,而不是有道理。④孩子的学习来自父母的行为和情绪,而不是指令。身体力行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⑤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必有其正面动机。家长需要发掘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寻找到它的正面意义。⑥有更好的方法,孩子必定跟随。⑦凡事总有三个解决办法。⑧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父母不要制止孩子的探索,而应让他勇敢地去尝试新事物、新方法,让他知道哪一个才是最好的。⑨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他成长。⑩不要把“爱你”作为与孩子交换的筹码。

从“听话教育”到独立教育。专注于让孩子“听话”的背后,其实是父母觉得自己的权威和尊严受到了挑战,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受到了冒犯。多听话便会少用脑,听话是产生依赖型性格的温床,太过听话会扼杀孩子的自主能力。爱孩子,就要帮助他建立自我意识、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在“我”的人生中,“我”是最重要的。“我”的生命来自父母,但“我”却是独立于父母而存在。在所有以“爱”为前提的关系中,亲子关系是唯一指向分离的。亲子关系的目标十分简单,同时也非常明确,那就是帮助孩子培养出足够的能力,让他拥有照顾自己人生的本领。

6.

两性关系中“爱”的3个真相:(1)爱源于人的依恋本能。你可以通过依恋关系中的4个特征来判断对方是否爱你:①依恋中强烈的情感:你们之间是否有很强烈的情感联结。②依恋中彼此的回应:当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对方是真的在回应你,还是在自说自话。③依恋中的唯一性:你在对方心里是不是特殊的、唯一的那个人。④依恋中纯粹的情感:对方爱的究竟是你这个人,还是你对他有用。(2)爱是一种对等的相似性,这有两层含义:①两个人有非常多的相似性,包含兴趣爱好相似、三观相似、爱情观相似;②两个人的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这样才能长久地幸福下去。(3) 爱是一种行为能力。“爱”不是名词,而是动词。爱是一种平等地尊重、理解、包容、赞赏、提醒和等待的能力。

一段美满的婚姻,不是通过爱情实现的,而是通过经营得到的。包括但不限于:①尊重夫妻间的资格感。婚姻就像夫妻二人坐跷跷板,一方抬得太高,另一方就会跌下去;一方姿态放得太低,另一方就会被抬起来。保证“跷跷板”的平衡,让彼此在婚姻生活中都放松自在。②学会感恩自己的伴侣。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即便是夫妻,对方也没有100%的责任顺从你、讨好你、让你开心,你也没有100%的权利享受他付出的一切。③学会和伴侣真诚沟通。我们有某一刻不想与伴侣沟通的权利。但是,要懂得采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并承诺约好时间再沟通。④学会支持自己的伴侣。伴侣在众人面前说错了话,不要马上更正他。当伴侣在某些情况里做一些决定或者行为,只要不会引起严重后果或代价太高,就应该予以支持。⑤避免过度挤压伴侣的空间。以“好奇”为借口,对伴侣刨根问底。这所谓的“好奇”,不过是想控制对方的表现,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提醒自己:对方是与你不同的人,不可能跟你事事都有一样的看法和做法;爱一个人,不等同于你有控制他的权力;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每个人都只可以改变自己。

7.

我们最常遭遇的“问题陷阱”有3个:①急着解决问题,却忽略了事情背后的目标;②“创可贴式”解决问题,忽视了事情的根源;③维持舒适,无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跨出“舒适圈”,开始“无框人生”,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在我们大脑的理解层次中,从第1层到第6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环境层→行为层→能力层→信念、价值层→身份层→系统层。①在环境层,我们的大脑会分析:这个问题所处的环境,以及外界的条件和障碍是什么。②在行为层,我们的大脑会分析:我在这个环境中做了什么事情,或没做什么事情才会导致我遇到现在的问题。③在能力层,我们的大脑会分析:如果要处理这些问题,我还有哪些不同的选择吗?如果有,我是否具备做出这个选择所需要的能力?④在信念、价值层,我们的大脑会分析:这件事有没有价值,是不是我必须去做的。⑤在身份层,我们的大脑会分析:我该以什么身份去做这件事,我是谁,我在这件事情中扮演什么角色。⑥在系统层,我们的大脑会分析:我和这件事(系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即我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一般来说,一个低层次的问题,如果放到更高层次里去思考,就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法。反过来说,一个高层次的问题,用一个较低层次的解决方法,往往就很难奏效。①分析问题需要从“环境”着手,一层层深入;而策划人生,则需要从“身份”入手,由深渐浅、深入浅出。②一份有效的人生策划,必须从“身份”入手,一步一步规划和落实,最终在“行为”和“环境”上寻找机会。这样策划出来的人生计划,因为是从一个人的内在需求出发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内驱力,对人生的推动效果往往是最佳的,最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人生目标。

5种帮你解决问题的方法:(1)调整态度法:“问题”不是问题,看待问题的态度才是问题。在使用态度调整法时,我们需要关注三点:我认为问题是什么;怎么才能解决问题;我是谁,我有什么资格去解决问题。“身份”问题,是我们改变态度的关键。它会决定我们的信念,在潜意识里暗示我们该这样做,或者不该这样做。(2)定位三问法:明确身份,锁定系统。这三问分别是:在这件事里,我是谁?(思考身份定位);我应该做什么?(回到系统层面思考);我正在做什么?(调整优化自己的做法)。每一个人都是活在系统里的,只有把自己置于所处的系统里,我们才能有个人身份层面的对错可言,而不是孤零零地就事论事。(3)界限思维法:厘清三件事,建立界限感。我们的人生无外乎面对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的事”。打理好自己的事,少管别人的事,别操心“老天的事”。(4)减法思考法:打蛇打七寸,问题抓重点。先用“减法”排除问题的枝枝蔓蔓,寻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然后,再用“乘法”放大这个关键点,强化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效果。(5)理解层次贯通法:巧借理解层次,理解问题根源。

8.

“身份”背后的两个真相:(1)身份是最重要的心理资本。身份感,是我们的一种心智模式,是我们的底层思维,是我们心理活动最核心的部分。物质资本,决定了我们在这个现实世界的富裕与贫穷;心理资本,则决定了我们心理的匮乏和富足。一个人的身份,就像一颗璀璨的钻石;而角色,就是钻石上的每一个切面。一个人所有的“角色”加起来,便是这个人的“身份”。每个角色中,我们都有属于这个“角色”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跟其他“角色”有所不同。如,“当你的妈妈和爱人同时掉落水里,你会先去救哪一个?”这个问题就是典型的“角色对立”。有时候,一些角色的对立和冲突,也会让我们在“身份”的自我认知上产生冲突。(2)身份是心理活动的核心能量。“身份”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核心部分。支持这些心理活动的,就是“身份”的能量,称作“自我价值”。“身份”管的是“我是谁”和“我的人生是怎样的”这一类事情,而“自我价值”则是为这些事情提供推动力的。

身份感不足的原因:(1)浅层原因是“自我价值”不足。自信、自爱和自尊,合在一起统称为“自我价值”。自我价值不足,就是一个人的自信、自爱、自尊不足。如,自信的基础是能力,但是能力必须受到肯定才能变成自信。能力不能与自我价值画等号。能力必须得到肯定,获得正面的反馈,才能反哺内心,形成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心理科学研究发现:今天,培养一个自我价值高的孩子,需要其在成长过程中获得10000次以上的肯定和正向反馈。(2)深层原因源自一个人的障碍性信念。最严重的障碍性信念是三个关于“身份”的信念:①“可能性”的限制性信念,即认为“我不可能做好……”;②“能力性”的限制性信念,即认为“我没有能力做……”;③“资格性”的限制性信念,即认为“我没有资格拥有美好快乐的人生”。阻碍我们迈向成功、快乐人生的最大绊脚石,往往不是来自外部的环境约束,而是根植于我们内心的“限制性信念”。

想要提升自我价值,重塑身份感,关键在于通过一定的方法,让自己和那些在成长过程中萌生出来的“限制性信念”达成和解。这个和解的过程,一般需要5个步骤:(1)从自我意识出发,彻底地接纳自己、肯定自己;(2)从信念形成的过程出发,用“干预”的方式,重塑高自我价值感的身份信念。在提升“自我价值”的逻辑链条中,我们尤其要注重肯定的作用:“感觉→尝试→经验→能力→(肯定)→自我价值(自信、自尊、自爱)。”肯定的来源有两种:他人的正面反馈、自我的积极暗示。(3)直接改变言行,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除了“言出必行”,我们还可以为自己建立明确的行为准则和处事标准。比如,可以让自己做一个更有“建设性”的事情。做事情的时候,长期坚持“建设性”这个原则,你的身份感和自我价值会迅速获得提升。(4)树立目标愿景,激发自己的身份认同感;一个合理的“小目标”,加上一次次实现“小目标”带给内心的积极暗示,不仅能帮助我们顺利实现更大的目标,也能更好地激发我们的身份认同感,是提升自我价值的高效途径。(5)培养成长型思维,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拥有“成长型思维”往往比“成功”更重要。成功或许只是一时的,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却能够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形成足够的自我价值,获得强烈的身份认同。对于这种人来说,成功只不过是伴随其成长过程自然而然获得的产物。

9.

心理学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不过是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思维一变,问题不见”,那些看似“无解”的问题,往往只需要换一个思维,就能很轻松地化解。

我们的思维,就依赖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在多刺激因素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脑神经连接网络数,会比一个在缺少刺激因素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的脑神经连接网络数多出25%。这往往就是造成两个孩子智商差异的根源。长期的锻炼和不断地使用,是提升我们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思维升级,从思维运转的6个步骤开始:输入信息→接收并整理信息→通过心智处理信息→理解加工→进行判断→做出应对,并将效果反馈给我们的心智系统。

如何更高效地“输入”信息?3种内感官(内视觉、内听觉、内感觉),决定信息输入的效率。一般来说,多用景象、画面思考的人,往往属于内视觉型;多用声音、语言思考的人,往往是内听觉型;多用感觉、感受思考的人属于内感觉型。70%的中国人更偏重内视觉。欧洲人偏重内视觉的占比只有40%,而内听觉和内感觉则均占30%。孩子0~6岁是感性学习,即右脑学习阶段。鼓励小孩子多幻想、多听和多讲故事,是帮助孩子成长和提升学习力的最有效办法。7~12岁是左脑学习阶段,左脑进一步发展,前额叶负责深层分析、解决困难和未来策划的部分获得发展,这部分直到25岁之后才充分发育完成,

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时刻保持“绿灯”状态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慢慢开始练习:(1)觉察我们大脑中的“红灯”。“红灯思维”的根源,是我们惧怕暴露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或态度)。(2) 区分“自我”和“我的观点(或行为)”的不同。(3)多思考新观点的优势和价值。①当我们遭遇问题时,提醒自己:将“不”“没”“难”转为“如何”即可。每当我们的思维中出现“不”“没”“难”这类否定性的词语,其实就是大脑在告诉我们,让我们放弃去做这件事。这时候,我们将这类否定词转化成“如何”,就是在暗示大脑:我们应该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逃避。②在“不”“没”“难”的句子后面,加上“除非”二字,给除非填空,至少填三个。

10.

生命能量包括:(1)“生育能量”:我们一生中的第一份能量。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说,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生命能量的第一口井,是一个人生命能量的源头。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一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与妈妈乳房的关系。母亲给予孩子的哺乳质量,会决定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决定其自我力量感和价值感。如果乳房给予孩子的感受是被爱护的、安全的、满足的、值得信赖的,孩子就会在心理上主动与母亲(主要是乳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2)“教养能量”: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能量。常见的教养方式有4种,分别是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平衡型。(3)”独立能量”:青春期的能量觉醒。它关乎我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关乎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关乎我们在之后人生阶段的其他能量获取是否及时、充分和自主。(4)“名字能量”:自我概念背后的能量。

目标是生命能量的最大驱动。“目标本能”:一旦明确了目标,就会本能地去关注、锁定与目标有关的信息。实现目标需要三个重要条件:可能性、能力和资格感。

【写在最后】

作者在开篇“写在前面”部分,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过好这一生的10个真相:

真相1:每一种情绪背后都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

真相2:找准自己的“信念核按钮”,改变并不难;

真相3:80%的压力都是自己制造的,改变认知即可;

真相4:命运藏在你的话语里,改变语言模式就能改变人生;

真相5:“听话教育”扼杀了独立性,育儿的终极目标正是培养独立性;

真相6:内心执着于理想化的爱人,永远处理不好两性关系;

真相7:“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真相8:当你知道自己是谁,并认同这个身份,你的人生就不再迷茫;

真相9: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思维!思维一变,奇迹出现;

真相10:有生命能量的人千方百计,没生命能量的人千难万阻。

而我阅读的收获并不在于此,而在于阅读过程中时不时的小感叹。比如,我们总说要就事论事,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对“立场”持有质疑乃至打压的态度,对“屁股指挥脑袋”更是抱着贬义。可是,作者说,“每一个人都是活在系统里的,只有把自己置于所处的系统里,我们才能有个人身份层面的对错可言,而不是孤零零地就事论事。”

此书可谓是集成之作,我也因此做了较为详实的撷取摘要,也算是借机做个学习小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864评论 6 49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75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401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70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76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6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79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04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02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51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80评论 3 31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2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2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5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