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学课标小课题研究

赵老师新教育知合一833:

宜阳县董王庄乡小学

有关句子训练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期中后围绕句子这个小课题对课标进行深入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学习成果。

一、句子与上下语法单位的关系

句子的下层单位是词和词组,句子的理解重在词。与上层单位的关系,句子是构成语段的基本单位,有些句子在段篇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与思维的关系,句子对应于思维形式逻辑的判断。

三、小学与初中的关系

初中的句子学习,重在抽象认知,系统整理。小学重在经验积累,对部分浅近的规律有初步的抽象。这是一个重要的关系,对小学句子教学的要求把握要准确。

三、语感与积累

句子学习在小学重在积累,这在上一个I课题研究《语文教学常规》中已经有具体的论述。句子的数量非常多,仅仅明白其中的规律和道理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最后要形成语感,语感的要素包括句子中的各个要素,还包括句子意义和理解,思维的训练,感情的把握,以及上下的句子关系,还有快速理解能力。

语感是句子训练的基本形式,它并非最终的应用,只是一种中间状态。所以必须要达到无比熟练准确的地步,这只有靠大量的实践才能完成。语法规律很简单,但它的意义却有很多,为了能够灵活的运用,必须要大量的积累。字词句段篇都有这个规律。体现出综合性、整体性,只有大量练习才能形成综合技能,所以语文的主要任务是大量积累,而不是做支离破碎的测试卷。语感可以被分析,但主要是以综合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语言能力。而综合的语言能力只有经过大量训练方可形成。这也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交际的工具有关。绝对不仅仅是明白了几条规律,就好了。

四、句子训练的情境性和思维性

句子训练的要素可以分成两部分,句子的语法形式和句子的意义。句子的意义无所不包,可以用情境这个概念来理解,句子的意义同样要在在完整的大情境中来理解,从句子理解句子是不够的。如段篇的关键句,句子的重音等,都要在大情境中来理解,整体的情境中来理解。句子的准确意义,也要在上下文中联系中准确理解。从思维角度而言,也是如此,句子表达事物众多特点中的一个特点。从实际运用而言,对一些常见的基本的事物和特点要了解准确,才能在后续的听说读写中快速的顺利展开。所以只有依靠长期积累和大量训练才能形成语感。离开此就无法正常的阅读与思维。

要揭示句子的基本规律,但这个任物较小,实践训练的任务巨大,只有完成巨大的训练量,才有技能形成。

五、句子的要素。

这在课标的附录中讲的很清楚,有标点、修辞、复句、句子结构、短语等。在初中要形成系统的抽象认识。小学在课后题百花园中以具体的句子出现,展现了一些基本的浅近的规律。小学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形成初步的语言理论系统,主要在五六年级完成。对课后题和百花园论的题目,首先要判断它属于语法系统中的哪一分支要求。做题的时候要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纳,建立语言模型,形成概念,然后举一反三。作业练习册和测试卷的大量的这类题目。要在其中每周安排一节,围绕一个小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学习,在学生的心中初步形成一个大的语言模型和知识树,而不能只进行零散的训练。提前讲,相互联系讲。平时的课文主要进行语言的积累训练。这样有几个好处,语言系统基本形成,对练习册测试卷课本进行整合,简化头序,提高了做练习册卷子的速度,学习效率高。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是必要的。

六、朗读和圈点批注

句子训练,朗读是一个重要的方式,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包括正确断句停顿,重音、语调、感情。这在以前的小课题研究中已经进行过专项的研究。对于句子进行圈点批注,句子的停顿、重音、感情节奏都可以用一些符号在书上标出来,标完以后再读。对词语的理解,前后句子的关系,中心句、过渡句,还有关联词语、修辞法、部分标点,都应批注。

把朗读和圈点批注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独立阅读能力。

七、听说读写的各学段要求

句子训练不仅在阅读,在听说读写中都有具体的要求。要在各个学段要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协调配合。

句子训练在各个学段是不同的要求,有非常清晰的层次。这个课标中说的很清楚。

结语

小学的句子训练,在整个语文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形成语感为主要目的,以在整体情境巾的大量实践为主要形式,初步发现各要素的规律,初步形成大概的语言系统,以朗读和圈点批注的结合为基本方法。注意各学段的听说读写的配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