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地铁里人很少。想要找一个靠边端的座位,刚好动作慢了别人一点,只好在车厢里走动,去到了另节车厢。那边更空,在一个端位上坐下来。在取出书翻开之前,打量一下对过。对过一排很空,自己正对面也坐了一个人,看了她就那么一会,觉得有些面熟,想想,知道她似谁。
没有找到好的理由去打扰她,虽然想确认一下。没有想清楚真的是她,接下来自己要和她聊些什么。这儿毕竟是地铁里面,这会人正少,四面很安静。埋头看书吧,书上的内容正有趣。只是,每一次抬头,总要看多她一眼。觉到有些好玩:若真是她,在这样的场景遇上,实在太巧。
她比我先一个站下去了,我想着回头要透过网络,问一下。等到真得想起来问一下,已经在返程的地铁里:傍晚好,求证一下:今天上午,我搭地铁四号线,坐我对面一女子,在市民中心下的,我在甲地上车时,她就在座位上的,我隐约觉得她似你,是你吗? 迟一点收到了她的回应。
今早我从乙地去丙地,不知道几号线。应该不是。好像是四号线。回她:黑衣,眼睫毛很长,正装,下身是裙子,露出一截腿,一个手提包。//你如果记得对面的那个,一直在看书。那我遇到的就确是你啦。没有收到她的回应,走出地铁的时候。迎面遇着一个小女孩,抱了个篮球。
那个篮球往前滚了,她追上去,干脆踢了它一脚。篮球滚得更快了,她在后面追,篮球比她快,我迎上去,踢了它一脚。本是要踢回给她的,有点偏,篮球从她身体的右边过去,落在了一位妇人的脚下。小女孩已经回过头去看了,她在笑,笑得很可爱,那妇人也在笑,将篮球停下。
她过去,从妈妈脚下把篮球抱起,两个一起走。遇上她们,给自己带来了笑。出到地面,在想:上一次遇上她是什么情形?那一次,也是一个上午吧,自己去大学城图书馆,在路上遇见她,她上来问路,说是要去什么学院听讲座,刚好顺路,两个人一路走一路聊,就到了她要去的地。
后来,她有在网络上问过:我认识你吗?我怎么不记得?回她:有的,一面之缘。自己能够认出她的模样来,当然不是靠那一面,而是后来,时不时地见到她分享出来的照片,而加深了印象。走在路上,一个小男孩和奶奶在玩耍,他跑过来,在我前面转身横移,刚好挡在我的身前。
差点没刹住脚步,把他撞了。他奶奶带着笑在喊他:你看,你要小心点,差点把别人给撞了。很友好的一对祖孙,从他们身边走过,带着笑。后来,读到了她的回应:是我。地铁不满,依稀记得我对面也只有三四人左右。你怎么不喊我?谁知道呢,先前走在路上我有想过这个问题的。
如果是走在路上,迎面碰上了,自己也许真会喊一声。又或许,当时的辨认不是那么确定,两个人本不是那么熟悉,在空阔而安静的车厢里,喊出声来会打破那安静的氛围。回她一个拥抱,当是为这一次相遇补上一个礼仪。想起来那句:有缘会再见的。这样的事后确认的相遇,挺好。
我们几个人坐在一起,边吃边聊。问自己的左手这位:你有几个兄弟姐妹?回: 三个,我是最小的,上面有两个姐姐。哦,你们家三朵花。不用自己问,右手那位已经回了:我们家也是三姐妹,我是老三。好嘛,六朵花。左二的那位是上有姐下有弟,左三的那位是上面有个姐姐。
好嘛,这些女子的家里这么多姐妹。左二提起左一的一个说法:就一个家庭而言,如果头胎生女的话,男的比女的聪明一点;如果头胎生子的话,女的比男的聪明一点。左二的老大是儿子,左三的老大是女儿,右一的老大是女儿,左一一个儿子,我一个女儿。我们几个的下代平衡。
左二带了她家自酿的米酒,说是她妈妈做的。含一点到嘴里,有一种特别的味道,真在搜肠刮肚地找描述这味道的词,左一冒出一句:烟味。正是,就是烟味。含在嘴里的时候,觉到有点腊肉的那烟熏味道。左二赶紧给做解释:酒放在坛子里,外面包上稻杆烧,把酒煮好几个小时。
烟味,就是那会跑进去的。我说:那要是抱上松针,就会松针的味道啦。左二说:松针不行的,烧得太快。想起来了,对头,她说的是。有一份菜里有腌菜,左二说她们老家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盐搓过,然后放外面晒;一种是开水里烫过,然后放外面晒。左一说她们老家的做法。
第二种一样,第一种不同:不用盐搓,直接放坛子里,用乳酸菌去发酵。聊过了吃的,聊到了读书。有人说起了:到了高中,女的就停步了,男的就赶上、超过了。这个是过往的黄历了,现在不这样了,你去看看这个或者那个学校,班上排前面的,很大可能是女生,无论文还是理。
左一能说,说起她自己和家族里的两个堂弟。其中一个和她是能读书的,高中之前是她领先,上了高中她开始分心,他继续埋头看书就超了过去。逗她:你分心,是因为谈恋爱吗?不是。是那时候参加这样那样的活动。心想,那大概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社团活动吧。三个人走三条路。
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可以说是各自幸福着各自的幸福,各自辛苦着各自的辛苦。那个小时候最不会读书的,现在很在意小孩的学习,大概是觉到了当年自己错过了机会,现在小孩不能再错过。左三的那位一直保持缄默,这会要让她开口。问她学什么的,不问不知道,一问小小吓一跳。
她现在做的是改行了的。再追问下她和她家那口是怎么认识的。说是来自一个地方,说是小学同学。哦,这个属于青梅竹马啦。误以为她们两个后来同了很久的学,结果只限于同小学。左一的说她自己,也是小学就认识了她那口,后来到了高中成了同学,他们两个在小学不是同学。
早先,被邀请和她们一起,声明了一番:我到场,你当我半个人的饭量,我还是很乐意在此,听你们讲故事的。只有不是非要让我塞饱肚子,我就没问题。结果是吃的东西太多,外加见不得盘中剩菜的,还是把肚子塞饱。去公园里走一走,手里拎着那个瓶子,还有好些烟熏的米酒。
那米酒的味道无谓好或不好,因为有了那烟熏味,而有了回味。
----------------------------------------------------------------
作者:周惠来,完成于2021年03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