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如前文所述,季、孟对于孟、臧之不和,一般通过季孙以老辈出面调和的方式化解。实际上季武子始终抱着一个侥幸心理,也即如果有一天晚辈的孟庄子能够熬死长辈的臧孙纥,那么继任的新一代臧孙排名落在孟孙之后就名正言顺了,这个矛盾理论上也将化解于无形。
但是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在接替仲孙蔑(孟献子)成为家主之后仅仅四年后,仲孙速(孟庄子)就英年早逝了:
……己卯,孟孙卒……臧孙入,哭甚哀,多涕。出,其御曰:“孟孙之恶子也,而哀如是。季孙若死,其若之何?”臧孙曰:……孟孙死,吾亡无日矣……(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臧孙在死对头仲孙速(孟庄子)去世后痛哭流涕,并且认为自己将 “亡无日矣”。表面上看,臧孙使用了一个哲学意义上 “美疢不如恶石” 的比喻来说明自己的处境,实际上揭示了另外一个非常严肃的现实。我们首先来看之前展示过的辈分图:
如图,此时季孙宿、叔孙豹和臧孙纥这一辈人还都活着,而孟氏家主之位则已经传到了相对于这三人的孙子辈仲孙羯。事实上,从后来的历史我们得知,即便是仲孙羯(孟孝伯)成为家主之后也不过才活了八年,届时季武子、叔孙豹和臧孙纥实际上还都活着。因此孟氏一门在十四年内将四易家主,如果没有季、叔两家保护,恐怕将要家道中落。
现在问题来了,仲孙速去世(前550)之后的六卿如何排序?在 “三桓” 执政的前提下,恐怕就应该是:
也即爷爷辈的臧孙纥绝无道理位居孙子辈的仲孙羯之后。但是这样一来,以季、孟掌权为核心的 “三桓” 体制就瓦解了,古早的 “孝族” 臧氏抬头,须知此时同属于 “孝族” 的展氏、郈氏仍然活跃在鲁国政坛的大夫阶层,如果任由臧孙继续登升,迟早 “孝族” 将会颠覆 “桓族” 执政的格局,这是季、孟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这种情况下,鲁国三军将、佐设置将成为:
也即 “桓族” 将无法完全控制三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孝族” 甚至子叔氏所属的 “文族” 都有可能与之分庭抗礼。在这个大背景下,就在臧孙纥登位司空的一个多月之后,即发生了季氏联合孟氏驱逐臧孙的事件:
……八月……己卯,仲孙速卒。……冬十月乙亥,臧孙纥出奔邾……(春秋.襄公二十三年)
当然臧孙的流亡由许多偶然的细节事件造成,但是这里首先讨论其必然性。臧孙流亡后的鲁国六卿格局重新调整为:
如表,“三桓” 重新占据了执政的 “三有司”,而依附于季氏存在的子叔氏紧随其后。尽管代表后起公族势力的 “成族” 公子慭进入了卿序,但是暂时远远不足以撼动 “桓族” 的根基。作为交换条件,臧氏再次被牺牲暂时告别了六卿序列。
在此情况下鲁国三军将佐的配置将变成:
如表,鲁国以牺牲臧氏为代价勉强维持了 “桓族” 继续控制着三军将、佐的位置,注意这里面担任大宗伯的叔仲带始终不参与无论是卿序还是军行的登升。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襄公十一年 “作三军”(前562)的时候叔孙豹预测季武子将会面临的困局出现了,这就是他说 “子必不能” 的原因之一。当然叔孙豹不可能准确预测未来诸卿的死亡时间,但是以当时的医疗水平,任何一家都可能会突然出现家主早亡的事件,此将会改变六卿辈分的尊卑,进而与 “三桓” 控制三军的格局发生冲突。
只不过季武子以与臧孙纥决裂为代价维护 “季、孟同盟” 这个核心利益所展现出来的狠毒和决心,确实是当初叔孙豹所无法预测的。因此可以说季孙以自己的手段证明了自己还是能够控制鲁国政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