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蒙哥攻宋殒阵前
第三节 王惟忠
再说余晦虽然接到了朝廷诏令,让其和四川代理置制使蒲择之交接,之后回京师临安复命。余晦却在四川置制司磨磨蹭蹭,余晦想干什么?他要杀人,说确切一点,是要陷害人!陷害谁?王惟忠!
王惟忠的官职是知阆州兼利州(四川广元)路安抚使,大家要注意,此时蒙古汪德臣分别在利州和阆州(四川阆中)修筑了城池,利州路相当于现在的省,治所(省会)在利州城,即四川的广元,阆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市政府即在四川的阆中。
王惟忠在阆中时,率领军民屡次抗击蒙古军,获得了军民的拥护。公元1254年初,汪德臣率军南下侵宋,继隆庆府(四川剑阁)的南永忠投降后,阆州的王惟忠很快也战败逃遁了,阆州被汪德臣占领。
王惟忠丢了阆州,四川上下都很难过,恐怕只有一个人暗暗高兴,他就是王惟忠的顶头上司、四川置制使余晦。
王惟忠和余晦有何过节?
王惟忠是明州人(浙江宁波),余晦是庆元府昌国(浙江舟山),小名“余再五”。两人可以说是半个老乡,王惟忠在阆州时,听说余晦来四川,对部下道:“余再五来了!”四川人这才知道,原来,余晦另有“大名”余再五,余晦对此非常恼怒。
另外,王惟忠还很看不起余晦的小人作派,性格大大咧咧,每次见到余晦,都要出言讥讽他几句,如果余晦是君子,倒也无关痛痒,可惜,余晦偏偏是位小人,他能不怀恨在心?因此一直想找机会报复王惟忠。
本来,余晦此次上任四川置制使,成了王惟忠上司,就有好好整治整治王惟忠的想法,他余晦还未想到采用何种手段打击报复王惟忠,王惟忠不争气地从阆州失败而逃,余晦立即以此为借口,上奏朝廷,污蔑王惟忠和蒙古军有勾结,有通敌的嫌疑。
余晦向朝廷发完奏疏后,在重庆盼星星、盼月亮地等朝廷惩治王惟忠的诏令。没几天,朝廷果然有诏书送到,余晦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如坠冰窟之中,全身冰冷。原来朝廷命余晦回临安的诏书先到了,并命他和蒲择之交接。
余晦不甘心啦!磨磨蹭蹭不愿交接。并写信给朝中的同党胡大昌、陈大方、丁大全,请他们上疏极力攻击王惟忠,而赵昀为了掩盖自己错用余晦的过失和羞愧,决定将王惟忠作为替死鬼,下诏将王惟忠送大理寺狱。
余晦终于等到赵昀抓捕王惟忠入狱的诏令,和蒲择之交接后,心满意足地押着王惟忠进京。王惟忠随即打入大理寺大牢,大理寺官员日夜审讯,可怜王惟忠在战场未伤毫毛,却被本朝官员打得皮开肉绽,岂不冤哉?
朝中官员郑畴、曾野出言想救王惟忠,却被御史弹劾罢官。十月,大理寺判决:王惟忠犯顶冒补官,任利州路安抚使兼知阆州期间,丧师误国,包庇叛徒,贻误救援等罪,奉圣旨,王惟忠处斩。二十五日,王惟忠被拖到东市斩首示众!
再说赵昀撤了余晦四川置制使之职,让京湖置制使李曾伯兼管四川,对此任命,朝中大臣议论纷纷,都说不能让京湖大帅兼管四川,一来是权力太大,二来路途遥远,鞭长莫及。
参知政事董槐主动请缨道:“西蜀事艰难,臣愿以宣抚之名去四川,为陛下分忧!”
赵昀表扬董槐道:“士大夫以功劳自勉者太少了,爱卿自请去领导四川,足见你忠壮之心,然而经理西蜀事,在朝廷反而更加方便谋划。”
闰六月底,赵昀仍然坚持自己意见,任命李曾伯为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到重庆去办公,并赐李曾伯同进士出身,显然李曾伯做官前并未考中进士。
李曾伯将办公地点搬至重庆,京湖的一摊子事,赵昀命吕文德以代理知江陵府的身份,暂时处置京湖置制司具体事宜。因此,李曾伯虽然兼任京湖置制大使,仅仅是挂了个名义。
那么,赵昀为什么不直接任命吕文德为京湖置制使?吕文德虽有能力,却无资历;而且吕文德不是读书人出身,置制使是封疆大吏,吕文德只能先委屈委屈了。
李曾伯上任四川宣抚使的同时,蒲择之以四川置制副使兼宣抚判官,至此,混乱的四川局面才稍微安定下来。
佐料:《癸辛杂识》别集下记载了余晦的一则轶事,可见他能力有限。
公元1252年四月,余晦担任临安府尹,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市长,属于重用。一个月后,京师大学的读书人和市人在街头发生争执,余晦处置时对大学堂不太尊敬,引起三学学生不满。不久有进京赶考的举子在斋舍死了,余晦又直接命人到学生斋舍里勘验,更加引发了三学学生的怒气。
三学学生上疏朝廷,指责余晦为奴才,余晦坐轿从府衙出来,三学学生拦住他的去路,并欲拖下轿殴打,余晦吓得跑出京城躲避。随后,余晦以大理寺少卿的名义罢职!这样的人,赵昀却说他有才!也不知看中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