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喽朋友好,我是第四期佛山帆书说走就走服务中心「非暴力沟通陪伴成长营」的学习者美探,目前在佛山市悦谷学习社区担任青少年成长导师。6月10日在猫哥的引荐下参加了中心的「非暴力沟通」线下沙龙,在现场结缘了飞姐和灿灿等好几个高能量的朋友。7月9日有幸参与了中心的4周年庆,在现场再一次感受到飞姐团队的全然投入和对书友的深度陪伴,“成为一束光,照亮一群人”不是说出来的,他们是做出来的。在这群终身学习者的加持感染下,我也下定决心要深入学习「非暴力沟通」,把这门爱的语言带给我身边人。
8月18-20日,终于等来第四期的「非暴力沟通陪伴成长营」三天线下工作坊,主讲老师是资深超个人心理学导师曾秀兰。三天的学习,我有很多美妙的感受和收获,于是希望可以写成一篇推文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真实流动。以下的分享借鉴群岛大学的元工具四卡来书写。
一、Aha卡(感到惊喜的点)
1.第一个惊喜是小班授课,深度链接。建群那天,我观察到陪伴群里的人不超过15个,并且有个名叫“守一”的伙伴在温柔热情具体地回应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我介绍。18号早上,当我看到教室的布局是围成圈的蒲团和带有茶点轻音乐的宽敞空间时,我内心很舒畅,因为这样的空间布局让我没有学校班级授课制式的压迫感。
2.第二个惊喜是彼此全然的信任和打开。在这个场域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确定过眼神,你就是对的人。我仍还记得第一天见到的第一个伙伴是灿灿,她看到我的群消息之后,主动出门迎接我。第二天见到的第一个伙伴是刚下车就喊我名字的小小,那天她穿着绿波点的长裙子特别温婉迷人。第三天第一眼就见到三个伙伴,坐在门口吃早餐的静静和子贵、张明,我们很熟悉自然地跟彼此打了招呼。在三天的信任能量场里,在秀兰老师的用心带领下,我们在一次次的理论拆解和案例练习中放下戒备,聆听他人,讲真话,探索情绪密码。
3. 第三个惊喜是遇到同频共振的同龄伙伴。
先说一下之前我对振华的初印象,开营的前几天当看到他的禅舞视频时,我想着这位禅者一定经历过深刻的生命故事,跟他一起学习会不会有压力啊。因此当第一天去到教室时看到他在打坐,我是默默地坐在离他远一点的位置,后来是巧合123报数时才分到了一个小组。当我得知他跟我相差9天生日时我有些惊讶,瞬间感觉距离被拉进了,是那种可以一起心怀梦想创造未来的同龄伙伴。在三天的相处里,我从他身上看到身心舞融为一体的灵动,也能看到他向外赋能的生命力,更能看到他的童真和戏精的一面,我很欣赏这样真实的他。从有距离感到送礼表意的变化,我感受到遇见同频共振伙伴的喜悦和满足感。
(配图:振华的禅舞照?)
二、ping卡(让我联想到)
非暴力沟通的底层逻辑是拿回责任的主体,为我的感受和引起我感受的期待负责。在三天的工作坊学习里,每个人似乎都带着自己的关系难题而来。有关系可能就会有纠葛,有纠葛可能就会有受伤。在这些关系觉察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求被看见被接纳被允许被喜欢,每一个情绪的背后,都离不开我们对“爱、链接、独立自主、价值感 、安全感”的底层期待。
当期待产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对他人产生语言暴力,也很容易对自己暴力。而打破这些沟通障碍的最好方法就是「非暴力沟通」,用关键词来表达就是:专注聆听同理心,具体探索求证。当我们这样做了的时候,那些关系里生发出来的“生气、难过、委屈、自责、担忧害怕”的感受也就被看见了,责任主体就回到我们自己了。
我想借此通过客观描述的方式先来简单梳理一下我的关系现状,整体上来看不是“一地鸡毛”,而是有福分的召见。因此我想用感恩的心来体悟这些关系。
与父母的关系,我感恩我的父母给予我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和相对独立自主的成长空间,以至于今日之时的我敢于寻求真我和做自己。要感恩我的恋爱关系,每一位恋人的出现都与我共创了一段独特的生命时光,让我在恋爱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充分探索亲密的边界。与同事的关系,我感恩我所有的同事以及悦谷学习社区的成员,是他们的接纳和敞开让我在工作中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是可以尝试追求身心完整和宗旨进化的。与朋友的关系,我感恩身边的“邓巴数”,感谢教育者钱志龙的unschool社群让我遇见一群珍贵的鲜活的教育理想者。还要非常感谢帆书佛山说走就走服务中心,是猫哥和飞姐的接引,让我有缘走进如此有爱的群体。
三、yi卡(疑惑的点)
在我参与线下工作坊的三天,我探索了一个自己比较困惑的问题。现在也想梳理一下:
问题:“老师,假如我和亲密的朋友A平常习惯相互调侃,开些玩笑。突然有一天,当我对朋友A开了一个在我看起来很平常的玩笑时,他似乎生气了,用很严肃的表情和不理会的语气来回应我。这时我感到很难过和委屈,我内心冒出的声音是:“明明这是我们的日常相处模式,你怎么说不理我就不理我了呢?那你平常也对我开玩笑啊,我也没有对你生气呀。”!于是两个人的关系就变得别扭。虽然过了一会,两个人把话说清楚了,但我仍会害怕说错哪句话又引起对方情绪。对此我感到很困惑,我该如何办?”
我以为秀兰老师会先安慰我一下,没想到她直接回应我一句话:“因为你想要别人开心啊!”
在这个案例里,问题不在于相互调侃的模式,而是在于我们那一刻都没有说真话。首先每个人作为主体,在任何场景中,大家都可以有各种感受和期待。当对方的感受变化引起了我的感受变化时,我需要在内心喊停。先觉察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变化,因为我想要引起对方的关注,我希望能得到对方开心的回应。当对方不理会我时,我感觉到很自责,我害怕他不喜欢我了。那这个期待是否合理呢?
聆听完自己的内心时,我想下一步应该要跟他敞开心扉说真话,而不是憋在心里任由它生出各种杂念。如果要重新回到当时的场景,我会先跟他道歉,表达自己说这句话并无冒犯之意,但可能触碰到了他的心理边界,因此我感到抱歉。但我作为好朋友,我多么希望他可以开心。而我这位朋友在当时也可以马上表达出来他的不舒服,因为不理会的态度往往会阻碍两个人的进一步沟通。秀兰老师说得对,只有两个人敞开心扉都说真话了,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具体探索和达成共识。
回到跟秀兰老师的对话,我的困惑本身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真正让我心里感到舒畅的是她那一句话直抵我内心的底层需求。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个课程很有价值的原因。其实我跟这位朋友都对非暴力沟通有所了解,但在实际践行上依然很难做到。而说走就走服务中心提供的「非暴力沟通课程体系」帮助到我从根本上了解自身盲点,通过冰山图来梳理双方行为背后的想法、感受、期待和渴望。此时此刻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内心很平和,因为那个“想让对方开心的自己”也被同理到了。
四、now卡(当下要做些什么)
写到now卡时,我感受到自己有些疲惫了。所以就轻松一点列下我当下要做些什么。
继续活跃在「非暴力沟通成长社群」,在群交流中互相分享,互相启发,互相召见。
以非暴力沟通书籍和张宝蕊老师的解读音频为载体,参加28天的线上陪伴成长学习和每周一次的线上团体会心练习。
在悦谷学习社区为青少年开设相关的课程练习活动,有觉察地持续践行,向社区成员和身边朋友家长推荐非暴力沟通的沟通方式和思维方式。
4. 尝试成为中道禅舞的加持者。一方面是为朋友振华的发心而感动,另一方面是自己感应到禅舞带来的温柔力量,它与非暴力沟通的逻辑是相通的。
持续参与说走就走服务中心的翻转沙龙和其他学习活动,后期考虑跟随张宝蕊老师团队学习超个人心理学。
这就是我借鉴群岛四卡写的「非暴力沟通」线下工作坊的总结感受啦!感恩阅读,能在彼此的看见中获得能量的回流,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