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问崇德辩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子张问孔子,什么叫“崇德”,什么叫“辫惑”。
“崇德”是与自身修养有关的,即一个人如何遵崇德行,或者如何带动更多的人遵崇德行。“辨惑”是指如何去分辨人生中令人疑惑的问题。当有些事分辨不清时,就会让人频繁地陷入痛苦中。
子张的性格特点是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但他有时候思想会有些偏激。
孔子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主忠信”,是以忠信为根本,将忠信作为做事的原则。
“徙”是转移的意思,“徙义”就是依据义来进行改变。孔子曾说“义之与比”,也是类似的意思,就是人不能僵化,如果一个人崇德,但只是完全照本宣科、僵化地崇尚德行,是不可取的。比如在古代,男女自由相爱,但没有经过媒妁之言,家族感觉蒙羞了,甚至要把这对年轻人处以死刑。这样极端而僵化的礼法,根本不是孔子所提倡的。
很多人把礼变成了教条化的宗法,变成了约束人的枷锁,正是因为忘记了“徙义”。我们不仅要坚持忠信的原则,还要按照实际情况尊重它的变化,要判断一件事是否合乎于义。孔子从来不会斩钉截铁地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哪怕忠和信这样的美德,如果不考虑是否适宜,在孔子看来也是小人行径。比如,一个人如果去跟土匪、强盗讲忠信,那他就是小人。
真正崇尚忠信的人,既要有基本的立场和底线,同时也需要有灵活性,要因时而变,因地制宜。
接下来,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这句话揭示了人们痛苦、拧巴的原因。爱一个人的时候,爱得要命,觉得对方哪里都好,希望把最美好的祝福都给对方。但一旦恨起来,就想立即叫他死,恨不得要毁了他。很多恋人爱的时候死去活来,一旦分手,就要将对方的一切曝光,当初爱得多么激烈,分手时就会多么不堪。
在同一个人身上呈现出这种“既欲其生,又欲其死”的矛盾,是因为你在判断一个人时,只是以自己的情感为中心。你判决一个人的生死,根本不是取决于他对社会的价值,而是取决于你喜不喜欢。你高兴就让他活,你不高兴就让他死。他对你好,他就是好人;他对你不好,他就是坏人。当你以自己的情绪和感情为出发点,来决定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时,就远离了批判性思维,远离了公正和公允。
如果这样,一个人就会陷入困惑,陷入哭闹,因为他没有原则,只是自私地考虑自己的喜好。
最后一句“诚不以富,亦只以异”看上去与前文关系不大,因为这句话引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怨妇诗的最后两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离开我、抛弃我,不是因为她家比我有钱,只是因为你的心变了。
孔子为什么在说完“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之后,引用了两句怨妇诗?因为我们对一个人由爱到恨的变化,就如同弃妇怨恨前夫一样。好恶太深,就容易迷惑,判断一件事情没有基本的公允标准,全是来自自己的情绪。
孔子说这句话,其实映射了子张的性格。子张容易偏激,情绪一上来,就不顾后果地去行动,这使他很容易陷入迷惑之中。等到情绪平静下来,或者对某个事物、某个人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他就很可能出现与之前完全相反的行为,这就叫作“惑”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在关系中纠结、痛苦,导致反目成仇、同床异梦、爱恨交织......核心就在于人们不能公允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如果我们对他人的判断,不是完全建立在自身好恶的角度上,或许这一切都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