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完了久负盛名的《非暴力沟通》。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曾期待过两个问题的解答。第一,如何才算与人真诚沟通?第二,如何与自己和解。
相比较于实用性的指南,这本书给出的更多是模型式的理论分析,且其中有许多潜在的假设都是过于理想化的。尽管努力读完了这本书,我的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这本书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如何去掌控对话,如何通过对话来实现我们的目的。更多的,这本书是在构建一种充满爱与善意的交流方式,而这种交流方式是以交流双方都心怀爱与善意为前提的。对于引言中浮夸的评价,自行忽略就好。
首先是整本书的阅读体验。也许是汉语的表达方式有别于英语的表达,书中的诸多案例读起来,会有一股扑面未来的翻译腔。例如,“是的。我真受不了自己!我竟然任她摆布!”。诚然,英语母语的人也许确实会这样说话,言语间的情感非常强烈。但是依我的一点愚见,作为一本沟通类的书,在翻译的时候,结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进行翻译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的民族表达情感的方式必然是不一样的,倘若不能结合民族文化的特点进行翻译,原作者的想法便不能很好地传达到读者的心中。比如,中国诗词的翻译。在知道这些诗的的背景和所需要表达的情感的前提下,我们甚至都不能从英语翻译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英语母语的人又怎么能读懂这些诗呢?不过,也许诗词翻译的例子并不恰当,但我想我所想表达的观点是可以从这里得到一些体现的。稍有些偏题了,但翻译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而言真的很重要。
回顾一下作者提出的思考模型: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以及具体实践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问。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之前曾看过的一种学习绘画的方式。在刚开始学习临摹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被临摹的画作倒过来临摹,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加入自己脑海中原来形成的许多既定的但却偏离我们真实观察的固有认知。在实际的思考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戴着有色眼镜在观察。即便我们不曾说出口,但是潜意识里的个人原则和价值观都在驱使我们去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评价(评论)。克服内心深处的某些既定的自认为正确的观点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再举一个也许不那么准确的例子,曾经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在备考时遇到的难题,如果不巧忘记了解题的方法,但是依稀记得一点答案,那么接下来的思考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对于答案的微弱记忆不断地在心里刺挠着,让本就困难的分析变得更加困难,最后挣扎着也许就还是按照记忆中的答案作答了。接下来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明确自身的需求。使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沟通的顺利进行是非常有用的。当然,这个前提是我们拥有丰富的词汇和清晰的思维才能进行清楚的表达。“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我们常常会忽略自身的感受,或出于对自身形象的要求,或出于对方的期待。而当我们习惯于忽略自身的感受时,我们也容易忽略自身的需要。“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小时候常常被教育在外人面前应当要保持礼貌,保持克制,比如在餐桌上,即便遇上了自己很喜欢吃的菜也不能吃太多,应当要为别人考虑,要注意礼节。渐渐的,当别人与你分享一些东西时,尤其是面对拜访的长辈的时候,也变得习惯于拒绝。常常觉得那些敢于表达自我的人很酷,可一旦表达的机会放在自己的面前却依然还是习惯性地放过了。最后是请求。这一点其实和明确自身的感受和需求是强烈相关的。关键也是在于需要清楚地明白的需求并能够以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很明确自己的需求了,那么就勇敢地去表达出来。
作者认为在实践中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循序渐进地提问来把握自己与对方的感受和需要。直接提问诚然是最易于准确把握自己和对方的需求的。但是实际的交流当中,我认为直接提问并不一定总能得到你想要的回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自己没有表达清楚的感受被对方准确把握时,我们心情会非常愉悦,觉得对方“懂我”。回顾文章的例子中的提问,也许是作者处于写作的需要把实际的交流内容进行了压缩,许多都是在问一些貌似“显而易见”的问题。依我的理解,现实的交流中,应该是在不断倾听的过程中去把握,然后当心里比较清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的时候再进行提问,或者接着对方的话继续陈述,让对方明白我们明白了他们的需要。连续不断的提问会给人一种被分析的感觉,这样只会增加交流双方的疏离感,陷入分离疗法所引入的那种困境之中。
总的来说,我觉得本书提出的“非暴力沟通”这种方法,更加适合作为我们自醒和了解自我的一种工具。
我们每天都在与不同的人交流,有些交流是非常愉快的,有些则不然。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让所有交流都以双方觉得舒适结束,但我们可以学会在回忆起某些不舒适的交流时自我调解,一方面调节自己的情绪,一方面为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形时考虑对策。而对于那些我们深爱着和深爱着我们的人,当我们的交流出现问题时,也许,可以借助非暴力沟通来解决问题和进一步升华我们之间的关系。不论是示弱也好,坦诚交流也好,始终明确,我们面对的是我们爱的或者爱着我们的人。如此想来,我的第一个疑惑似乎就可以得到一些启发。无需刻意用是否足够真诚来约束自己,保持足够的礼貌和相互理解的态度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交流已经是足够的了。
对于自我的了解,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探索的课题。曾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在现代社会物质的海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身处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难免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需求和欲望。而欲望进一步催生了各行各业不同程度的内卷,即便并不快乐,我们依然被挟裹着参与其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感似乎与日俱增。人为什么害怕孤独?罗翔老师说,“因为人在独处的时候,总是会听到心灵深处的声音,这个心灵深处的声音会不断地逼问你,你这一生到底想干嘛,你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当这个声音不断地逼问你的时候,你会觉得烦躁,你就会觉得焦虑......只有当你真正能够回答心灵深处的那种追问,你才能够享受这种独处,享受这种宁静。”然而,我们到底要如何去回答内心的这种追问?如何去追求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这些问题大多数人都还没有答案。但我们可以常常问一问,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我们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不快乐?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一点点地去探寻内心深处的渴望,一步步和内心深处的自我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