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芳 坚持分享2404天 2024-12-03
关注问题不存在的时候,让孩子的支线故事细致而丰厚。
1、孩子的支线故事:孩子有兴趣的、高兴的、友爱的、幸福的、快乐的、热情的、做到的、与人合作成功的、正在做的、努力的………故事。多和孩子探讨这些,多问多听这些,多好奇、多欣赏,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美好,把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增加自信,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2、主线故事:当前社会大环境下,主流价值观认为一个人应该怎么样,否则,就会是不好或不成功的人,这是单一的标准。如:谁成绩好谁就是好学生,谁官当的大、谁挣的钱多等谁就是成功人士,否则,就是不成功、没面子、没价值。这也是生活常态,但是如果仅仅从这种角度去评价一个人的化,就会非此即彼,看不到作为一个人多个面向,比较单一。一个人除了表面上的风光之外,还有许多面向。
3、青春期的孩子是生龙活虎、神采奕奕的年纪,为什么眼中会无光无神?因为他们被问题淹没了(主流价值观)。成绩不好,会被认为不努力,不听话,老师不喜欢、家长黑着脸,让孩子处于高压、自责、内疚、无助、无力的状态,形成自己不好、无能的自我概念,做什么、要什么都要看人脸色,畏首畏尾的,眼中怎会有光、怎会神采飞扬呢?一旦学习上崩盘,厌学了,就会被认为整个人都被废了。作为一个鲜活的人,孩子除了成绩不好外,自身还有哪些优势和资源呢?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孩子的优势和资源方面,多去关注孩子的优势和资源后,很快就会发现孩子除了成绩不好,其它方面都是挺好的,是一个不错的孩子。如果再多去和孩子探讨他们的优势和资源方面,即支线故事,被理解被欣赏后,那么一个鲜活的孩子就会回来,认为自己还是不错的,心情就会愉悦,状态就会自信。带着这种愉悦、自信,孩子再去面对主流价值观要求要做的事情,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
4、我们要关注主流价值观下孩子的什么?我们要关注主流价值观下,每个孩子(每个人)的独特性,即关注孩子(或一个人)完成什么,做到了什么,做出的努力,做出的尝试和挣扎,以及他们的善良、勇敢、友爱、积极向上等。
5、影响孩子学习的四大因素:情绪、关系、希望感、成就感。
当一个孩子在他的优势方面(支线故事)中被理解、被欣赏、被爱过时,旺盛的生命力就会被激发出来,就有能力去完成主流价值观要做的事情。即使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没关系,看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大后方有力的支持着他,他才能去开创自己的天地。而非一味的指责、嘲笑、打压孩子。
6、养孩子是在养“根”:把孩子比作一棵大树的化,如果大树的“根”没有养好,想让大树枝繁叶茂是不可能的。可现实中,大多数父母关注的是树杆和枝叶上的问题,即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养“根”就要经常的去施肥、浇水,即给予孩子爱、好奇、理解和欣赏。爱:不是包办、代替、溺爱,而是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和孩子一起做事情,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独立自主能力,以及勤劳、勤奋、勇敢、创新、友爱、友善等。这是真正的陪伴,而非监工、控制,让孩子什么都听自己的。要“耐受”住,学会“耐受”,耐受着孩子成长过程中岀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将问题视为提醒和调整改变的契机,适时地去调整自己。当下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交给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回过头来再看那些问题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陪伴+等待 吧。
7、陪伴?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成为他的“伴”:玩伴、朋友,而非监工,制造焦虑者、打压者。
8、养孩子拼的都是父母:父母的眼界、高度、对孩子的理解、欣赏、支持,不设限。很多父母都在为孩子设上线,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成长。不𢤦就不要去干扰孩子。
9、问题不会一直存在。拉长时间轴,问题只是存在于一个阶段的某一个点,而非一直存在。把视野拉长,过去的一个点不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始终保持内心的清明,回归自身,真正的去成长自己。关注孩子这个人,保持和孩子建立情感联接,好好的和孩子说话,好好的听孩子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