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食物(二)

对于面线的喜爱,我在这里不便再次赘述。21年11月的一篇文章中有描述过。那是父亲分家后,与母亲同心同德为了自家美好生活共同打拼的双向奔赴。现在说说大骨汤、焢白肉、炣蚵仔及冤枉炸。

                            大骨汤    炣蚵仔

闽南人拢都认为大骨含有丰富的胶质与钙,对于需要补贴的老人、孩童十分有益。那时整整一付骨头,就是除去猪头以外全部的骨头也才大几块钱而已,就是炖煮过程比较麻烦。对于这样便宜的补钙食材,妈妈总是乐此不疲。

一付骨头满满当当地一大锅,像现在学校门口阿扁煮扁食的那口大锅。经过12小时的炖煮,一锅水浓缩为三、四碗鸡角碗的馥郁馨香的浓汤。盛在碗中奶白色如同凝脂,上面飘着一层油花,散发着诱人香气,撒上几粒的盐花,更是增香提味,佐上母亲准备的5角银的石狮葡萄面包,一口汤,一口面包,时不时还有葡萄的鲜甜在嘴巴中萦绕。这是人间一大享受,就像朱元璋放牛时“登基”许诺小朋友的:“我当皇帝,就让你们顿顿喝米汤,天天吃烧饼。”

剔下足有二斤的肉,这样的剔骨肉如果遇上海蛎上市的季节,同海蛎一起去炣,来一场山海相遇,山的浑厚加上海的广阔,我该如何去形容这道美食呢?我这里得插播一下另一道食物:炣蚵仔。

炣蚵仔这道美食,我认为也是妈妈的拿手菜。新鲜的自家的不浸水的海蛎,下锅是不会冒水出来的,而且水灵弹牙,不会干瘪无味。海蛎同剔骨肉同时下锅,加少许水或许可以不加,待要出锅时加入蒜叶,瞬间香气四溢,再打上一个自家的乌鸡蛋,黄、绿、灰三色相间,可谓色香味俱全,令人馋涎欲滴。

记得初三那年夜间自习,住校,白天上课、通学。当然这是我们当时南湾中学校领导独创的模式,主要是不收钱,纯纯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这一理念的践行。上晚自习时,妈妈会让我带一碟这样的炣蚵仔去学校,这样第二天一早就只要买2毛的粥不用买食堂的菜,省钱!

其中,有老师看我别样的菜,满是夸赞。年少不经事的我,就这样傻傻地接受赞喻,傻傻地将舍不得全吃完的炣蚵仔带回家给妈妈和弟弟还有我中午佐餐。还不忘炫耀老师对我的夸赞。

晚上,回家吃饭带菜时,发现母亲将小碟换了个大盘子,并交待说:“明天记得邀老师们一起吃!”

                          冤枉炸

冤枉炸我实不知这个名怎样来的。是胡萝卜锉成丝,杂着葱和着荸荠、洋葱,现如今的做法还会加上剁成泥的三层肉。当然我印象中的冤枉炸不是这等的美味,那仅仅是胡萝卜丝裹上面粉下油锅炸的,学校食堂就一元个,那是在求学的时候。

刚到石狮求学那会,为节约点车费就不回家了,同学说:“要回家的,车费家里报销,在学校吃,算自己的。”

“哦!还有这说法,家里的和自己的不一样吗?”我纳闷。

“怎么能是一样!”

不经人事的我仍是一头雾水。妈妈常说穷家不穷路,是从不会限制我花钱用度的。当开始,我也是节约。同学说一起去春游,想想输人不输阵,输阵歹看面。咬咬牙应了声:“去呀!干嘛不去!当然去!”

春游一趟超支过度,余下的一个礼拜,囊中羞涩。论到囊中羞涩时,是不敢怒指乾坤错的。只得暗暗想法度过这个艰难的一周。发现食堂有个不错的食物油炸的小丸子,一元还好几个,买了一份细数有十来个,挺的的,买一份可以安排个两到三餐。当然引得众人侧目。

如果我当时细细品读少平吃丙菜时得等到众人散尽;如果当时曹德旺就写书,我就细细品读过曹德旺母亲说的,德旺阿,不要跟别人说,我们家就吃两餐。我应该就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呈现一副穷酸样了。

过后回到家跟妈妈大吐苦水,妈妈感觉我仿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到周末不是让我带炖猪脚,就炖鸡鸭。生活费又没有丝毫下降。

多年后,小弟到福州读书,给的一个月生活费也就两百元。有一天妈妈突然问了一句:“阿乞阿,也奇怪!恁小弟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你当时的一半多一点,他都能够节约下来,给自己买西装和皮鞋。而你还要从家里带食物过去,奇怪了!”

我竟支支吾吾不敢言语。

停了许久,又蹦了一句:“可能省城物价比较便宜!”

可能吧!或许吧!反正我是不敢言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先得说明这个题目这样乱,当然不是我独创。倒是学习汪曾祺先生的,他在《人间有味》一书中介绍美食时,有好几篇就是由几...
    浅酌慢斟阅读 1,800评论 2 9
  • 番薯,又叫红薯、地瓜。好种易活,有多种吃法。 初秋是番薯收获的季节。村子里种出来的番薯有两种,一种是红心的,一种是...
    也知也非阅读 3,741评论 15 8
  • 海蛎,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几乎都有,从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再到南沙群岛,海蛎在我国就有20多个品种。海蛎的美味...
    草草啖盐说蜜阅读 4,662评论 2 4
  • 今天介绍的第一道是儿时的记忆 豆腐酿海蛎、记得奶奶酿的最好吃,新鲜的海蛎刚从壳子里敲出来 洗干净后 买了老豆腐 再...
    爱吃奶油的猴子阅读 3,456评论 0 2
  • 移民二十多年,离开家乡越来越久了,对过年的感觉也越来越淡了。然而那些带着年味儿的记忆,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清...
    木西的伊甸园阅读 4,430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