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24):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孔子说:“君子想达到的状态,是言语上朴实无华,像笨笨的人。但行为、行动却十分敏捷聪慧。”

【我的理解】

上两章,孔子借古讽今,指出时下之人,多是言语浮夸,但是不落地。又说要先约束自身,先要不犯错,才能不断进步。

此章的意思,承接上两章。似是总结一般,告诫立志做君子的人,重行而不重言。

其意在于,言语上说的在漂亮,若是行为、行动却依旧糊里糊涂,又落得个浮夸无实的地步。君子因以为耻,而切不可以言语逞能,反以为荣。

又,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放言甚易,力行甚难。所以,言语才常有失误、失当之处。

因欲讷于言,故而寡言。寡言所以寡过。

因敏于行,所以能行顾言。如此,便是言出必行,是为信。

如此,立身处世,可以无忧无咎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