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在我人生中前两个18年里,我一直在从事着与心理学无关的学习和工作,直到最近,我才恍然想起,我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曾经选修过三门心理学的课程。
当然,那是为了凑够选修课的学分,一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门是人格心理学,还有一门叫什么,我连课程名字都忘记了。看吧,果然,微不足道的选修课不仅没有在我的学历背景上留下任何痕迹,而且在我心里似乎也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
唯有讲人格心理学的那位白发苍苍的教授,以及他不断提及的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名字,被我深深记住了。
选修课通常是晚上,我经常会偷偷在选修课上看我主修专业的书籍,甚至会把设计课的草图带去打发时间,所以,我之所以还能记得一些人格心理学的片段,是因为催眠般的讲课声音的确渗入了我的潜意识。
最感兴趣的是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析。他认为,梦是潜意识的直接表现。梦境的内容常常隐藏着我们未能察觉的欲望和冲突、未表达的观点。了解了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之后,我对周公解梦就不再相信了。
弗洛伊德极度强调原生家庭、童年经历对性格与命运的决定作用,但是由于他过度强调看不见的潜意识,所以他的许多学说,尤其是性驱力学说,无法通过外显的实验得到印证,这引起了心理学界许多后起之秀的质疑。
比如阿德勒,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却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自卑与心理补偿机制,曾轰动一时。
又比如荣格,原本与弗洛伊德关系非常亲密,弗洛伊德甚至公开表达过,荣格将成为他的学派继承人,但是在荣格不断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也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产生了质疑,甚至在公开场合表达过不同意见,最终师徒二人分道扬镳。
精神分析学派发展至今,依然广受专业人士的推崇。在心理咨询的领域中,精神分析学说中被运用最多的当属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
客体关系理论,是梅兰妮·克莱茵提出的,她是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认为一个人婴幼儿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影响深远。客体关系理论探讨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成长。这些研究成果至今依然广泛地被运用于家庭教育中。
自体心理学,是海因兹·科胡特创立的,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发展、自我价值感的建立上。其实,在我看来,自体心理学里似乎有人本主义的影子。
我非常喜欢科胡特说过一句话,“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这句话在很多时候都会鼓舞到我,让我尽量怀着中立客观、爱与慈悲去面对关系中的矛盾和创伤。
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不断演进,它已经迈出心理学界,逐渐渗透到社会学、文学和艺术领域,但是当前新生代的心理咨询师,却很少会单一采用精神分析来工作。
就我自己而言,目前在初学阶段,虽然精神分析是学习重点,但是我将来应该不会主修精神分析,我可能会在后现代流派中选择一个来深耕。
当然,这些只是我对未来的畅想,以后的事,谁说的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