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何来
图文 / 许健
爱是什么?是源自人本性的美好情感由内向外发散,是可以愉悦自己的体验,说直白点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生理需求。
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定然是不错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的开篇便写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整部《诗》的总旨,向善向美的追求欲望,被认为是积极人生的根本,眼中无美欲则世界在个体眼中变得暗然。所以君子好逑的岂止是淑女呢?
主动获得愉悦是人作为高等动物的表现,也是所有人一切所为的最终目标。然而追求快乐的本能,又日益令人生多出很多矛盾。文明的产生一方面丰富了爱的内涵和外延,另一方面文明所带来的理性又不可避免地抑制了本性的自由,这种本性与理性的斗争伴随而来的是痛苦和困惑,这也越来越被社会学家予以重视,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恰恰是文明产生了疯狂。这里所说的疯狂,含义是外延的,指现实中种种不分巨细的怪异行为,如帕斯卡所言:“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可见现实的痛苦和疯狂是普遍的,福柯揭示文明与疯癫的关系,正是探求如何摆脱它。古今中外许多学派和宗教究其根本也是为此目的。在我们的人生中怎样去少一分现实的疯癫,而多一分本性中的愉悦?
当本性的爱向外发散,寻求与外界共振获得愉悦的刺激时,就显现为对世界的“爱心”。我在公交车上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热恋中的年轻情侣都会主动让座,为什么呢?因为内心正在享受爱情的幸福,正在憧憬未来。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事业做大做强的人都多有爱心,许多有爱心的人最终事业都做大做强。可见对外发散的爱既可以满足生理的满足,又可以得到生活的快乐。
古人说:“积爱成仁,积仁成灵。”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现实中“爱心”也受很多外在条件的影响。影响爱心显现的常见负面因素的大致为两类,一是人生困顿,试想没有工作且缺衣少食,必然难有闲暇顾及;二是自我欲求较重时计较得失而牺牲爱心,共同之处是被外界环境制约了爱心显现的机会。
电视剧《青岛旧事》里面的角色王满仓,有人这样描述给我说:就是黄勃演的哪个傻瓜。王满仓应该说是比较有信念的人,也是知道享受人生的人。总之戏里戏外,做事立业只当是吃饭手段者,怕是难有大成的。我一直认为其实爱心和一个人所处的生活条件相关不大,无权无钱者一样可以活得光明正大,一样可以追求爱的愉悦,爱的形式应该是存在形式的,爱是每个人的潜在本性,不要说我只是个普通的打工者。
享受爱心回报的愉悦是高级情感,必定需要伴随着付出,是种自我的肯定,是人生的一种大气概和大功德。这个道理没有人不明白,但在实践中却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感觉自己付出是傻傻的。大到一项社会政策,小到对残障人免费乘车的态度等等,在付出时先衡量利益的得失,那么付出的意义立刻丧失了许多,得到的回报也大大地折损了,所谓“若一有私系,便如隔十重障”(马一浮语)。这也是有的人虽然付出却未能体会到愉悦的根本原因,因为他认为付出是施舍而不是自己愉悦的成本。当你享受不到愉悦时,无聊无尽的工作伴随着烦燥难到不是疯癫的表现吗?
2015年11月10日,甘肃视障人士段宏波在乘坐东航航班时申请无人陪伴引领服务,地面人员因其到中川机场无人接机而拒绝为其办理手续;2015年12月8日,北京瓷娃娃张某搭乘东方航空公司航班,由于机场无法提供机上专用窄型轮椅致使其迟滞离机。2015年12月12日,西安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残障人付同学与《华商报》记者体验乘坐公交车,尽管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已下发文件,要求各民营公交同样执行优惠政策,但仍有3辆公交不认残疾爱心卡。这接连的事件除了制度上的缺失外,具体的工作人员只是把工作当作工作,其缺少的恰是明亮向上的生活状态,缺少的是享受愉悦的欲望和能力,自然就认定额外的付出无疑是傻的,这或者并非仅是个别人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马腾先生为此著文发问:“除了航空公司,还有谁?”我们不禁自问,有我吗?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和谐美好的社会里,这需要所有人爱的付出,每个人也需要爱,西方谚语说:“上帝对好人的奖励就是让他成为好人。”这无疑是最高的奖赏,也正是篇题问题的答案,真正“爱”自己的人才真正拥有“爱心”。
爱自己吧!
——2015年12月13日
原创图文 请勿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