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重要作用。青少年是国家之栋梁、民族之希望,没有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就失去了可持续的牢固根基。
最近,“中华体育精神大讲堂”校园宣讲及“冠军体育课”运动员进校园活动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项目冠军王楚钦、孙颖莎受聘为该校“健康指导校长”,为学校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体育课”,无独有偶,在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运动会上,另一位奥运冠军汪顺以学校思政辅导员的崭新的身份给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奥运冠军们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阐述了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鼓励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鼓励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强调“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实现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落实好“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推动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习惯、涵养体育品德。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使体育在德治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占据更加突出的位置。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坚持用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和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生动素材锻造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其中,有助于推动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为建设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