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陆小曼终究还是勇敢的,一段不被看好的爱情,她坚持了一辈子。
无论是前半生的流连社交场,还是后半生的闭门清净,她的一生,做了太多寻常人无法认同的“勇敢事”,痛痛快快地做了一回自己,无须向任何人解释。
陆小曼是幸运的,她一出生就拥有被“富养”的资格。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是晚清举人,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还是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
母亲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同样是名门之后,出身江南大家,诗文绘画无一不精。
像陆小曼这样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孩子,天生就不需要吃苦,甚至不需要懂得何为吃苦。
所谓“富养”,不仅要让女儿享受最好的生活,更要给她最好的教育。九岁那一年,陆小曼被送进北京女中,之后进入法国人开办的圣心学堂。
母亲为陆小曼聘请了一位英国女教师,教授她英文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的陆小曼成长为“旧北京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十六七岁时,她便精通英、法两国语言,弹得一手好钢琴,还精通油画。
十八岁那一年,陆小曼在北京社交界崭露头角,很多人无法忘记她那明艳的笑容、柔美的声音。她轻盈的步态,让无数男子为之倾倒。
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孩子,却在爱情上兜兜转转,为了年轻的过错,却用尽一生赎罪。
十八九岁对爱情憧憬的陆小曼,对年轻的陆军少将王赓,一见倾心,从相识到结婚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十九岁懵懵懂懂的年纪就做了别人的妻子。
或许正是这次的懵懂与不理智,享受惯了的陆小曼怎么会懂得做别人的妻子。她满脑子都是浪漫和爱情,军人出生的王庚哪里懂得这些。
王赓的不解风情,让陆小曼将这段婚姻定义为“无爱的婚姻”。
虽然结婚,但也不满现实。沉醉唱歌惯了的陆小曼,还是偷偷出去应酬。尽管她答应了丈夫,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欲望。
一次她出去时被丈夫看到,被骂道;你还是不是人,说了话竟然不算数?
风光无限的陆小曼,哪里受得了这样被当众伤脸面的羞辱。他们出现了一道看不见的裂痕,并且越发不可收拾。
徐志摩的出现,恰到好处地填补了陆小曼内心的空虚。徐志摩原本追随林徽因回国的,却遭到林徽因的婉拒。
可以说,陆小曼走入徐志摩生命的时间,同样是刚刚好。
在徐志摩看来,是命运将陆小曼送到他的面前。当热情的火遇上温柔的棉,注定要燃烧出爱情的烈焰。
徐志摩陪她去一切想去的地方,做她喜欢的事情,再用诗歌作为情话,一步步俘获了她的芳心。
随后她便跟王赓离婚,没想到她却发现自己怀孕了。为了追寻她想爱的爱情,她拿掉了孩子,而失败的手术,让她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
任性妄为的处罚,一场不被祝福的婚姻,王志摩的父母根本不认同这个儿媳妇。
他们都是被宠坏了的人,都把婚姻想象得太过浪漫,却不知真正的生活是由柴米油盐和人间烟火气构成的。
陆小曼和徐志摩真实的个性渐渐显露。陆小曼爱好热闹,喜欢交际,她重新回到了灯红酒绿的上海,她重新拥有了名媛的身份,再加上诗人徐志摩的太太,更是让她出尽了风头。
陆小曼每天只沉浸于跳舞、打牌、听戏之中。徐志摩的父母不满,中断了他们的经济资助,而徐志摩为了妻子,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光华、东吴、大夏三所大学授课,并赶写诗文赚取稿费。
婚姻是爱情的归属,但也是爱情的坟墓。激情过后的爱情,终归是平平淡淡的材米油盐。
徐志摩的这一生,最爱的莫过于陆小曼。尽管妻子挥霍无度,但看在身上弱的缘故,他还是选择了隐忍。
就连传出陆小曼与翁瑞午的风流韵事。徐志摩只能替妻子辩解,在人前替陆小曼撑住面子,在人后又苦口婆心劝说陆小曼注意影响。
争吵过后,徐志摩还是想留住她,为了挽回婚姻他提出去北京生活。无奈,沉醉在上海的生活里,她哪里舍得离开呢。
最后陆小曼泡上了鸦片。徐志摩最终劝说无果后,连眼镜也被陆小曼砸了个粉碎,无奈踏上了去徐州的飞机。因为大雾天气飞机爆炸了,那年徐志摩仅仅34岁。
二十八岁的陆小曼,失去了她的第二段婚姻,成了一名寡妇。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的心仿佛也死了。她真的离开了浮华的社交场所,脱下了华服,身着素衣,供着亡夫的遗像,不理外界的流言和指责,将沉默作为对徐志摩的哀悼与忏悔。
她用了漫长的六年,才勉强走出徐志摩离世的伤痛。之后,她重新拿起画笔,潜心画画。
半生繁华,半生素缟,是对陆小曼人生最好的总结。
前半生,她爱得义无反顾;后半生,她终于学会了忍耐寂寞。拥有时,她不懂得珍惜;失去时,才明白失去的痛苦。
人总是这样,在不懂爱的时候选择爱情,在折腾失去后,才追悔莫及。只愿我们能像珍惜当下一样,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