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伯庸的一些间接接触
最近,看了马伯庸的几本书,有《太白金星有点烦》,《显微镜下的大明》,《风起陇西》。书写的是真不错,读起来很流畅,一"读"千里,不知不觉就看了好几章节,再一不注意,一整本读完了。
也在网上看了些对马伯庸的介绍。马伯庸在上大学时就开始写作,陆续写了一些文章投到报社,赚到了些稿费。大学毕业后,在格子间做了10年的牛马。期间也陆陆续续的写了些东西。后来直到《太白金星有点烦》大火,他才能辞职开始专职写作。
马伯庸写书很快,一天要码几万字,一本《长安的荔枝》,11天就写完了。
谈谈对马伯庸的认识
马伯庸是1980年出生的,比我大2岁。已经有很多的作品。它的写作风格是“混搭”, 在历史的架框下,塞入现代职场牛马的意识,思维。读起来不维和,细节上又能与读者同鸣,他对史料的把握,对现代职场人的困境,写的丝丝入扣,完美的溶合到一起。
对作品的一些认识
《太白金星有点烦》
把西游记从另一个新角度重新梳理,“取经”成了西天和天庭的联合项目,八十一难是太白金星和观音设计好的,太白金星作为主角,项目的中层管理员,穿插了打工人的艰辛,上下级的协调问题,职场报销的问题,领导意图领悟,用现代打工人的视角,重现了西游记“取经”这一项目。脑洞真的很大。
《风起陇西》
以诸葛亮北伐为背景,荀诩作为蜀国情报机构的中层管理者,与魏国间谍的殊死搏斗,主要事件有两个,一个是魏国派间谍潜入蜀国,要窃取蜀国的弩机设计图纸,另一个是"烛龙"要演变蜀国二号人物“李平”, 荀诩从迷雾中一点点理清事情逻辑,并成功阻止这两人的"投魏"。
最后,希望我的介绍能引起各位读者对马伯庸作品的兴趣,也去读读这些脑洞大开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