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与幸福教育》20

今日继续阅读并理解: 完整地认识和理解有效教学,这部分的驱动型问题是:

1.回顾和尝试前置性教学,反思收获和教训。

2.有老师说:“不精心准备教学过程没有底气;精心准备了教学中就容易忽略学生的表现,忽略课堂生成。”对于这样的矛盾,你有什么处理方法?

学校的心理课是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心理辅导技术,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一种活动课。其精妙之处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在开放、安全的氛围中充分互动与分享,对互动中生成的信息有效提取,不断推进活动走向深入。因此,过分追求预设性资源忽视生成性资源的动态生成,或者过分追求生成性资源而忽视预设资源的作用都无法使一节心理课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如果课堂教学中缺少了教学预设只剩下生成,课堂就会变得松散没有主线,教师授课则会信马由缰,完全按照自己临时的想法来教学,这样的生成会变成无意义的生成。如果完全按照预设的内容进行教学,那么课堂气氛会死气沉沉,学生没有发挥的余地。因此,心理课堂的教学既需要教学预设,也需要现场生成。心理课与其他课的不同之处,是心理老师要接纳学生的不同观点,尽量保持价值中立,不宜进行是非评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