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节俭一些又何妨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这是孔主张崇尚节俭的一段话。
麻冕:麻线做的礼帽,礼:合礼法;纯:丝制礼帽,这样省俭些。孔子说,我赞成大家的做法。臣见君,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磕头,这是合乎礼节的;现在大家都只是升堂磕头,这是倨傲的表现。虽然违反了大家的做法,我还是主张要先在堂下磕头。
这四个坏习惯会毁掉你的一生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说:一生要杜绝这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他人,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叫“推理阶梯”,大量的心理学实验也表明“从众心理”是被验证的心理学行为。大多数的人其实“懒得”了解事情的真相,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才会有“三人成虎”,“谎言说一千遍就是真相”的情况。这句话延生运用到组织里的,就是提醒“领导者”要实事求是,不要武断,固执和自以为是。一个组织中领导者如果老想着“唯我独尊”,把其他的人当成自己身份的外延工具,这个组织的发展不可能“长远”,这个企业也不可能有“包容开放”的企业文化,最终的结局会怎样,不得而知。
活好:是我们生来的使命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在匡地被拘围,他说:“周文王死后,文明礼乐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明礼乐,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上天如果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匡地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让自己“有使命感”的活着,这种信念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力量,也更容易“活好”,稻盛和夫也曾讲过“利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你与天之骄子的距离只差一步刻意练习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向子贡问道:“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他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想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孔子说:“我是因为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了不少的技艺。君子会有很多技艺吗?不会有很多的。
孔子坦诚的说自己是因为家境贫寒才不得不学会了很多的技能,自己并不是一个“圣人”。
心理学中讲到过人们为了弥补“认知失衡”,所以喜欢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找理由,所以才有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的回答。其实,弥补“认知失衡”的重要因素是“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