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是一个人的乳名。
诸城离开这个世界五十多年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十八岁,也许是虚岁。
对于诸城而言,人生的美好刚刚开始,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品尝这种美好,就用一种极其残忍的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瞬间一切美好化为乌有。而对于泊庄村而言,诸城却因他的举动,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件。他像一个英雄一样,让二千口人的泊庄村,无时无处不飘荡着他的影子,他的灵魂游走在乡亲们的脑海。诸城,唉,诸城….…一时竟然想不起他的学名,诸城二字铭心刻骨,镌刻在我的心中。
诸城和我们是同一个年代的人,比我仅大三四岁而已。记得上小学时,他比我们高一级或两级。在我们还很弱冠的时候,诸城已是壮实的小伙子了。他十五六岁就长全了身量,一米七以上的个头,在小学生中鹤立鸡群。那黑黝黝的脸膛上,稚嫩中透着一股刚气,胳膊上能积起一坨肉疙瘩。那时候我常看小人书《水浒传》,觉得诸城的样子与黑旋风李逵颇有相似,又觉得诸城有鲁智深的气概。打打杀杀的场面似乎少不了他,他用武力征服着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同伴,成为人们常说的那种"孩子王",甚至老师也惧怕他三分。
诸城对我们这些比他小的玩童不屑一顾,在我们面前就是一副傲慢的样子。说实话,我们很惧怕他,看见他就躲得远远的。
我真正见识诸城的厉害,是在一次群架中。那时不同观点的红小兵派别,无休止的辩论,上纲上线人身攻击,双方动辄扭打在一起。那天我们正在自习,忽然有七八个大点的学生跑进了我们的教室,顿时教室内乱成一团。很显然,这几个人是被诸城追赶进来的。我们尖叫着躲在一边。只见诸城进门后踢翻一条板凳,然后一脚躲下一根板凳腿,迅即抓起那根泛着白茬的板凳腿,一跃跳到了课桌上,挥舞着板凳腿大喝一声:"谁来试试,我叫他脑袋开花!"他的这一连串动作,是在几秒钟内迅速完成,着实惊呆了一屋子的小学生。那几个大一点的,不敢与诸城对垒,嗷嗷叫着跑了出去。等老师听到后赶过来,诸城扔下那根板凳腿,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昂头挺胸地走出了教室。
也正是诸城的那一次壮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象。
诸城学习虽然不怎么好,但有一样好活令我们佩服。"打四角"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许是因为他的力气大,也许是因为他有技巧。他会叠一个又大又厚的四角,把我们的四角统统收入囊中。我们几个出于崇拜诸城,常到他家跟他比打,每每都是大败而归,可惜了好多旧书纸张。
记得诸城家在村东西大街的北侧,一个深宅大院,三间或是四间高房。我们去时常看见一个老太婆坐在房屋里。后来才知道那是诸城的奶奶。诸城从小跟奶奶在一起,奶奶视诸城如掌上明珠,任凭诸城领我们在家里吵闹。诸城虽说长着一副凶煞的样子,但很少跟我们打架,或许在他看来不值得,他唯一奢望的是,把我们的四角全赢过去。我望着他桌子上的一堆战利品,嘴里差点儿流出哈喇子,羡慕的眼神望着诸城,依依不舍地走出那个有些阴森的高房。
有一年腊月二十八早上,村里突然噪杂起来,人们互相传递着"诸城上吊了"的信息。等我们赶到诸城上吊的地方时,大人们已从一口井内,把谐城弄了上来,还有人为他做人工呼吸,然而,诸城却一直没缓过那口气来,像轰然倒塌的铁塔躺在地上,十八岁,成了他的终止符。
诸城上吊的原因很快就有了答案,为情所困。他看中了邻里一女子,而女子却没看中他。失恋的痛苦让他不能自拔,遂寻了短见。诸城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写遗书给他奶奶,可见与奶奶感情至深。我至今还大体记得村里流传的诸城遗书的内容:奶奶,恕孙儿不孝。……要寻孙儿之尸,到村西南地里井内……那口井,我们曾去掏过麻雀,井口是用木棍支撑,诸城熟悉那个地方,拿了一根绳子拴在木棍上。
诸城的家与我们家很远,我只知道诸城父亲的名字,但没有什么印象,他的母亲,他的姐姐还是妹妹,我也没有什么记忆。然而,诸城以及诸城奶奶的模样,诸城家的深宅大院,却牢牢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记述诸城这几件事情,源于抖音。诸城的一个亲戚在与我聊天中说到了诸城的事,让我怦然心动,那个充满生气的少年亦或是刚进入青年,那个黑里泛着红润的脸庞,那个铁塔般的身子,还有躺在井边已有些僵硬的躯体,一下子充满了我的脑际。我聊赘数语,也算是对亡灵的一种追思。天堂里的诸城,永远是年轻的十八岁。
文章发朋友圈后,在外执教多年现已退休的本村刘福良二弟留言:哥:本村真人真事,情节生动感人!寄托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诸城是我的西邻,当年他自杀身亡时,我就七、八岁的样子,好几年吓得我晚上不敢出门。听人家说有吊死鬼,晚上背着一捆绳子,伸着长舌头在街上游荡,捉住谁谁就被吊死,吓死人了!诸城是独子,但他父母对他要求严厉,从不娇惯,有一手好活,缚笤帚。他死后,他的父、母从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