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三年级,每天一篇日记成了常事,很多时候都为写什么而发愁,所以,每天多了一件事就是:寻找可写的素材。为此,买了宠物,买了花卉,买了乌龟,买了小鱼填满了阳台,但是这些写了一次就说没什么可写了。作为家长只是在制造写日记的题材,而这些经历对于孩子,都是人工色彩,而不是孩子真正想写的题材。
最近我竟然发现他写了四篇是相同的题目,都是《捉虫子》,我本以为为了敷衍了事一件事反复写,我仔细读了之后发现:捉的不是一种虫子,不是同一个事。一次是捉螳螂,一次是捉蚂蚱,一次是捉蜗牛,还有一次是捉青虫。我开始想这些事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一次是和朋哟在小区外捉了一只螳螂,俩人为谁养起了争执,最终决定让他同学养着。另一次是在小区里捉蚂蚱,还有一次,是在姥姥家的菜园子里捉青虫,还有一次是雨后捉蜗牛。
这四篇文章都远远超了300字的要求,其中有一篇写了600字,家长会上老师也说他很有想法,作文写的好。我仔细想了想,原来孩子们跟大人是一样的,存在记忆中的是乡野之美,而非人工。而日常的玩具、游戏、购物,统统不会进入他的日记,足矣见得这些事对于孩子来说是无意义的。相反,他更乐意,跟随大人去野外去,他觉得他是探险,即便去之前不知道去荒地里干什么,等真正到了的时候,孩子们也都不愁没事干:刨土、捉蚂蚱、拔萝卜、刨地瓜、逮野鸡……
记得有一年初春,草还没发芽,跟儿子回到妈妈的老宅,妈妈怕在城里长大的孩子觉得无聊,就骗他说去河边逮野鸡,其实人怎么可能逮住野鸡呢!到了河边,去年人家收获完了的萝卜地里,还剩了一些小的没人要的小萝卜牙子,就这些在农村人看来不稀罕的东西,儿子却挖了一上午,中午回来的时候我们都吃过中午饭了。
回来后,我发现,他们挖的萝卜几乎是些萝卜干,因为没人要,也没人浇水,他自己非要洗洗吃了,没办法,我强忍着,给他洗了,让姥姥给他做成了稀饭,还别说,那萝卜出奇的甜,真是超出想象的好吃。这些真是田野的赠品。
其实,每次打算写点东西的时候,写着写着就写到了自己回忆中的乡野记忆,这些记忆仿佛珍藏在生命的褶皱里,时不时地就会想起。但是今天的孩子们,每一天都在目睹金钱的力量事怎样把仅有的自然驱逐殆尽的。不论田野、树林,只有有人开发,一夜之间统统夷为平地,不变的利益成为了自然存亡与否的唯一尺度。我家附近有一片槐树林,有一天上午空气中传来一股槐树树皮里特有的苦兮兮的味道,同时传来挖掘机的轰鸣声,两天的时间,所有的槐树全部贴地斩断,挖掘机挖树根,造纸厂拉树干,几天时间孩子们喜欢的树林,成为了地震灾区一般的存在。过了几天开发商用蓝色铁皮围起来准备开发。从此以后,孩子们再也没有了可以探险,捉蝉蛹的地方了,我想再过几年,孩子们也不会再想起,曾经小区外有一片槐树林。没有了对土地的记忆,这一代人的记忆将会是一片贫瘠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