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这首诗通常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女子待嫁心切,在渡口等人来迎娶她;一说是男子在等待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渡河。这里,我们倾向于前者。
第一节,“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葫芦老了有枯叶,济水河边有深渡口。河水深了就踩着砅石过,河水浅了就拎起衣裙过。
匏(páo),葫芦之类植物,嫩葫芦可食用;葫芦成熟之后,可以一剖为二当瓢使用,也可以盛装东西,涉水渡河的时候,拴在腰间还可以做简易“游泳圈”;闻一多先生在《诗经通义》中也认为,古人把葫芦当做“腰舟”,过河的时候将其系在腰间。
苦,古代“苦”、“枯”通用,这里可以理解为葫芦叶子干枯了,也可以理解为葫芦叶子发苦。但结合上下文,“干枯”之意更为接近。因为八月之后,葫芦叶子干枯,葫芦开始变得坚硬,可以采摘使用。
济,济水,古代有名的一条大河;《尚书·夏书·禹贡》中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定陶)北,又东至于菏(菏泽),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自济源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历史上反复被黄河夺道。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黄河泛滥,夺大清河东阿至历城间河段河道,在历城东北脱离济水故道,东北流至利津入海。现在的小清河,和黄河山东段的一部分,就是原来的济水故道。
涉,一说涉水过河,一说渡口。厉:带;一说解衣涉水,一说拴葫芦在腰泅渡;流沙河先生认为这里的“厉”是“砅”的通假字。砅(lì),踏着石磴渡水 。《说文·水部》解释:“砅,履石渡水也;从水,从石。如果河流不是很急湍,在其中搭建可以踩踏的基石,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桥梁替代物,今天也很常见。揭(qì),提起下衣渡水。
第二节,“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济水茫茫涨得满,岸丛野雉叫得欢。水涨车轴浸不到,野雉求偶鸣声传。
有,发语词,无义。弥(mí),大水茫茫,今天常用的“弥漫”的本义。盈,满。济水正是丰水期,大水弥漫。
鷕(yǎo),雌山鸡叫声。不濡(rú),没有沾湿。轨,这里指的是车轴,而非轨道、轨迹、车辙。“书同文,车同轨”,同的也不是车辙,而且车轮的尺寸。这里指的就是河水充盈,拉着车子过河的时候,沾不到车轴,也就是轮子一半的位置。由此可知,上面提到的“砅”,可能是更准确的解释。
牡,雄雉。形容公母,古代通常用“牡牝”、“雌雄”这两对词。武王伐纣的时候,其中有一条罪名就是:“牝鸡司晨”,意思就是说,(正常的都是公鸡打鸣),可纣王放任妲己这只母鸡出来打鸣,祸乱朝政,是不应该的。
第三节,“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大雁雝雝和声鸣 ,旭日升起天大明。男的要想要娶老婆,还要趁着河结冰。
雝雝(yōng),大雁叫声和谐。为什么提到大雁呢?因为当时的婚礼,送一对大雁,是聘礼中最早的流程。
中国的传统流程称之为“六礼”。要完成这一套礼节,才算是真正完成婚礼。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媒人提前,问女方意见,同意了,通知男方准备礼物;问名,看名字、年龄,看生辰八字等合适不合适;纳吉,媒人问过了不算,还得到家庙里问一问祖先的意见;纳征,问好了,没有问题,给女方家送钱送礼;请期,问女方什么时候合适嫁过来;亲迎,提前一两天送过去嫁妆,铺好床铺,布置好新房,然后隔天新郎官出场,完成历史性任务,接新娘回家。
“六礼”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就坚持不住了。隋唐之际,稍有恢复,不过也只是在王公贵族中能执行。到了宋代,民间直接去掉了“问名”和“请期”,变成“四礼”。明代遵照大学者朱熹的意见,省去“纳吉”,直接变成了“三礼”。
旦,日出天亮。归妻,娶妻。迨(dài带):及,等到;抓紧时间。泮(pàn),分,此处当反训为“合”; 冰泮,指冰融化。古代的婚礼一般都在秋冬季节举行。秋冬之际,天气肃杀,万物逐渐停止生长,民间也到了“农闲”时分,即便是普通人筹办婚礼,也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
女子在河畔大雁在鸣叫,而且是母雁的鸣叫声,联想到了男子将要来迎娶她的事情。她心中焦急,生怕男子来得太晚,误了日子。
第四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船夫朝我一直招手,别人过河我不过。别人过河我不过,我要等我的那个他。
招招,招唤;一说摇橹曲伸的样子。舟子,摆渡的船夫。人涉,他人要渡河。卬(áng),代词,表示“我”;否,不(渡河);卬否,即我不渡河之意。须,等待。友,指爱侣;也就是女子一直等待着的心上人。
女子站在渡口,船夫不解其意,以为她要渡河,不停地向他招手。女子都拒绝了。她来到渡口,不是为了过河,而是为了早日见到那个迎娶他的人。她完全沉浸在对爱情当中,对将来到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诗经专题第34篇,总第0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