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先生说“你天天折腾折腾,啥时候是个头啊”
“人生不就是不断折腾,不断蜕变吗?我要不是折腾,会有今天”
“折腾就是不满足,你就是不满足,你知道你想要啥吗”
“我当然知道我想要啥”
后来经过朋友的梳理和我自己的觉察。
我觉察到,我们谈话的那个当下,我并没有听到或感受到许先生的情绪和需要,我感受到的是他对我或者我学习的不满意。
于是本能的开始反驳他,甚至生出对他不学习的不满。
后来经过梳理,感受到许先生的不满“你学了那么多,你对我也不够好啊”
也感受到了他的疲惫,当然他的疲惫有他自身的原因,也反映出,我的学习并没有去滋养到他。
也可能有他对我的关心吧,觉得我东奔西走的学习,不容易!
同时也感受到他对我还是有很多包容的,尽管他对我的学习不满。
可这些年我还是东奔西走的学习,页花了很多钱,花了很多时间,没有他的支持,我也不可能这么自由的!
内心也生出很多感恩!
觉察至此,我学习还是要经常学习的,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还需要很多的成长。
以后听到老公这样的话,我要表达我的感恩“非常感谢你,因为有你这个后盾,我才敢这么折腾的,没有你的支持,我哪有机会,这个自由出门啊,感谢亲爱的”。
以后也要多多与先生连接,真正的做到感恩,少抱怨,多共情,多表达对他的感谢,拍打给他做起来,把他放眼里,放在我心上。
2.今天积极的给副主任沟通读书会和家庭教育的分享。
我原本以为这个事情她是肯定支持干的。
结果问东问西,问目的,问想法。
我说了目的,她说听不懂。我又重复一遍,她还是听不懂,她也很有情绪。
然后我们俩的情绪就来了,一个工作,还能有啥目的?目的?我表达有问题么?
领导试图在情绪之下沟通,我拒绝了,情绪之下彼此沟通啥。
我擦了擦桌子,很快平静下来了,不知道是真的平静,还是故作平静,我觉察了下,前者居多,后者应该也有。不过双方都没有再说话。
一时不知道做什么,我后来决定抄写能量文。
此时,我头脑并没有很平静,在思考:我们的目标本该一致的,就是大家连手做一个学校的工作,怎么就沟通出来了情绪?
看来还是得成长啊,成长的还不行!
接下来怎么办?难道任性的不干了?或者自己按照我的想法干?这好像不是四十多岁人的风格。这两个选择,都不是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我心里其实有一个念头他肯定会再沟通,但这样想的时候,我会觉得先沟通的那个人他的格局高啊。可为什么不是我先沟通呢?
虽然这样想,我也没有先开口。
不过此刻内心已经从最开始的对立到连接的善意了。
果不其然,过一会,领导主动问我“你情绪好了吗?咱俩聊聊吧”w我立马表达了我早就好了,因为我们之间目标是一致的,我们之间没有矛盾,只是做事的方法不同。
领导深表认同,我同时表达了对她的佩服,有事情她总是主动沟通;同时也表达我看到了她的善意。
领导也表达了她的反思,以及我们的差异之处。
求同存异,我们共同商议出了以后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
完美!愉快!
3.带孩子上体能课,只听见一个妈妈厉声说到:啊?这题咋写的?你干什么?马上改改。
循着声音望去,一个威严的母亲在体能室外争分夺秒检查孩子作业。
本该上体能课的孩子,赶紧站在旁边改作业。
一会两个孩子跑出来喊这女孩子上体能课,孩子匆忙离去。
过一会,又听见妈妈厉声说到“她站在那干嘛?你砸她,使劲砸他”。
我站起来,去看看别是孩子之间有矛盾了。
原来是她女儿站在那没有积极的参与体能课的活动。老师说腿有点受伤,刚才跑了,这会歇歇。
结果这个妈妈愤怒的对着屋内说“你不想上给我出来,别在那装腔作势,我最讨厌有情绪上课了,有情绪你就别上,我最讨厌这样了,你给我出来,出来”
孩子也没出来,妈妈又让其他老师去叫,后来老师出来解释了一大通,这个妈妈才安定下来.
借由这个母亲的故事,我们反观自己,这个母亲的愤怒来自于哪里?
如果我们是她,该如何处理或者表达自己的愤怒?
面对自己的愤怒,我们可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