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转变:我初次读到这一章,接触到王博士的教学心法,“少才是多”、“无才能有”与“慢才会快”,不免心头一颤,这是要完全改变既有的教学思维和逻辑啊!我感到心里很焦虑,但是杨校长和麻吉星的叶总,王博士都在鼓励尝试,经过半个月的学习和实验,我决定以后要一直要用麻吉星的系统,刻意的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其实我总是在听有名专家的现场或者网上报告,也都在论述生本课堂,但是往往是会议上听得热血沸腾,课堂上又返回到教师中心模式,作用不大。这次接触这个信息技术工具,再也没有思想惰性,开始主动学习和适应生本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数学课例《平方差公式》来进行一次对比分析,去看一看到底什么被改变了?而这样的改变带来了什么?这个部分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教师请学生根据原先学过的多项式计算方法,完成老师提供的四个多项式,其中四名同学在黑板上各解一题;接着,老师逐一检查每道题,并请同学们举手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最终得到平方差公式;然后,老师让学生计算“一个边长a的正方形里减掉一个边长b的小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从而验证公式的正确性;最后,老师让学生辨识将公式套用在不同多项式时,每一项是如何对应到公式的,当然,这段过程依然是老师提问举手学生完成的。那么,王博士是如何改进的呢?上课伊始,老师抛出 “大正方形减掉小正方形后剩下多少面积”的问题,先让学生们独立思考自己的计算方法;接着,通过小组活动探讨不同的解法,达成小组共识;最后,老师用手机拍摄各组解法,然后挑选代表不同解题思路的小组上台说明,最后再以此归纳出平方差公式。现在请你思考一下,改进版里到底改变了什么?当然,如果你对课例没有那么熟悉,那就建议你翻开书,重读165页到166页,仔细想一想。我想,你一定发现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没有改变,最主要改变的是课堂教学的顺序。原本仅作为验证存在的问题,被放到了课堂开头来让学生深入探究。在原本的课堂流程里,学生们通过那些式子的演算、老师的引导问题,是应该可以归纳推论出“平方差公式”,从而推进老师之后的教学。但仔细想想,老师提问的都是那些主动举手的少数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生成实际上都还在老师的“套路”里。这样一改,本质上会改变了什么?当我们直接把这个问题前置并抛给学生时,他们每个人都要独立思考,明确自己的解法,然后还要与组里的、甚至全班的同学对话,从而发现自己与他人思考的不同,在比较中修正原有的思考或拓展思维。所以,这样的改变,本质上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自己原有能力水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而课堂上除了问题以外,所有的资源都来自于全班学生的当场生成,这不正是我们上一节说到的“课堂上的好教材”吗?这不正是朝着“生本课堂”转变了吗?
自我反思:这一节平方差公式,按照书本的设计的确应该按照第一种方案设置,但是存在的问题是老师的预设过多,参与的学生只是少部分优秀学生。第二种方案,抛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小组交流得到共识,小组代表汇报,老师只是一位教练,课堂上的除了问题的所有内容,都是学生的生成,而且每个学生也都深度探索、表达、倾听。思维的冲撞之后,形成共识。大问题教学不就油然而生了吗?一节课只需要一到两个问题,贯穿课堂。学生一直都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过程性学习不就达到了吗?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对比能力不都得到提升了吗?所以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活动,让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的过程,训练表达,倾听,学习,创造的能力。
总之,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在生本课堂的道路上持续探索,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