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馍”绝对算是家家户户春节期间的必备食品。我觉得,每年过年蒸年馍,对我家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仪式。为了庆祝风调雨顺,和一家人尽情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
过春节蒸年馍是中华民族由来以久的习俗。这些年,自己动手蒸馍的人少了,在外面预订馍的人多了,但是住在农村的奶奶一直都坚持自己蒸馒头,每逢过年蒸年馍亦是如此。
腊月二十八日似乎是蒸年馍的好日子,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蒸年馍,一是酬慰一年的辛劳,二是祈祷来年幸福,意义可重大了!
说起蒸年馍可有讲究。蒸年馍不兴蒸实心的,里面要包点豇豆、红薯豆之类的东西,意味着生活充实,吃着也津津有味。奶奶精心备料,把泡好的豇豆煮好,把红薯切成豆料大小。奶奶把备好的料馅裹在面里包成馍,蒸出来的馍大又圆。据说蒸圆馍也有说法,表明一家人团团圆圆,我们吃起来有滋有味,深感生活美满幸福!
蒸年馍还少不了蒸枣花。我问奶奶为什么要蒸枣花?奶奶回答说:“孩子,你不知道枣花,枣花,也就是早发,早发啊!”噢,我明白了。
当然,过年家里不仅仅只蒸年馍一样东西,还得下油锅,炸油料。这同样也是一种美味。据说长辈们在厨房里炸油料的时候,小辈进去之后不能说话,说渴、喝、少、完之类的话,油会莫名其妙的减少。过年炸东西的时候,各路神仙,纷纷下凡间,来到家中品尝,这个时候,如果小孩子乱说话,惹怒了神仙,神仙会生气,不再品尝自家的年货,该得到的祥瑞,也被一并带走了。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美食文化。我们有责任要把这一习俗流传下去,并将使它发扬光大!